•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3-29 20:27:1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记者28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获悉,发生在锡林郭勒盟的“假种子坑农”事件被披露后,自治区种子管理部门立即介入调查,并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案件侦办工作。      
        2014年,正蓝旗、多伦县等地种植户花费100多万元购买的胡萝卜种子致1600余亩土地经济损失上千万元,犯罪嫌疑人早已归案,但受损的种植户却被告知过了收获季节,较难估价,事情久拖不决,导致后期农业生产被延误。今年3月21日,新华社“新华调查”播发了《坑农大案致农民损失上千万久拖不决映射几多混乱与无奈》一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25日起,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工作组赶赴正蓝旗、多伦县等地,会同盟(市)、旗(县)两级农牧业局走访涉事农户、企业以及公安部门,对问题种子来源、进销货途径和损失赔付等有关情况逐一核实和调查。同时,工作组协调公安等部门,加快案件侦办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农牧业厅将随时跟踪案件进展情况,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切实依法保障种植户合法权益。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