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3-26 15:23:0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大伙儿动作麻利一点,辛苦下,下班之前要把这批订单做完。”3月20日上午,江苏省沭阳县新河镇魏庄村村民魏良余在督促工人加快速度。      
          这个由客厅改造成的工作间内,几乎堆满了整装待发的干花, 20多名工人忙个不停。院外,10多位村民排着队,带着加工好的干花,等待出售给“魏老板”。
         
          拿起一朵干花仔细一瞧,这些被视为“宝贝”的干花,竟然全是用玉米棒的包皮叠成的。
         
          魏良余笑了。“以前,这些东西经常被扔在田头路边,要么被农民放一把火烧掉,要么被风吹得到处都是。但是,现在千万不能小瞧这玩意了。一个包裹玉米棒的包皮可以做成3朵干花,一朵干花在网上能卖到5块钱。去年,我的网店销售额有600万呢!”他说,一亩地能种植3000株玉米,玉米收获后,把玉米棒上的包皮制作成干花来卖,能额外赚近10万元,还丝毫不影响卖玉米的收入。
         
          “制作干花这个活非常简单,几乎人人都能做。”魏良余边说边拿起3片玉米棒包皮,先放在双氧水中消毒,把水控干铺平后,一只手捏着底部不动,另一只手拿着细的一头,翻、叠、折,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做好了一朵干花。整个制作过程只用了2分钟。
         
          “真的让人不敢相信,这些多年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污染环境的垃圾,竟然能变得这么值钱!”村民丁晓芳回忆当初加入干花制作队伍时的情景,颇为感慨,“一开始,魏老板跟我们说,我们都不相信玉米皮竟能卖钱,直到亲眼看见不少邻居每天都到他跟前领钱时,我们大伙才相信了。”
         
          魏良余对前来求教的村民有求必应,把自己掌握的制作技术和盘托出。他和村民们约定:按照8毛钱一朵的价格,敞开收购农户制作的干花。
         
          “今天俺挣了78元呢!够一家人一天的生活费了。”50多岁的韩加美腿部有残疾,不能干重活,以前一直闲在家里。去年下半年,她在儿媳妇的鼓励下,尝试加工干花,仅半年的时间,就赚了1万多元。
         
          魏良余告诉笔者,每年从他家网店销售出去的用玉米皮制作的干花,至少帮助当地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在沭阳县,不只是玉米棒皮,野草、冬青枝、广玉兰的叶子等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垃圾”,都成了制作干花的宝贝。目前,该县已有干花加工企业100多家,干花品种300多种,产品畅销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正因为这些“垃圾”有了去处,沭阳县近几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焚烧秸秆的现象。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