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3-24 10:33:5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春分一过,东北的田间地头开始忙碌起来。吉林省大安市民意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勇的电话响个不停,送鸡雏的、买大葱的、联系贷款的……还有20多袋小米种子堆放在刘勇的办公室,“小米市场不错,今年调减玉米种小米。”      民意合作社去年种植700亩玉米。“每斤玉米价格降了1毛多,每亩减收150元,玉米这块去年是保本。”刘勇说。但合作社账面显示,去年盈利达160万元,创了新高。“大葱是主利润点,价格从去年秋季开始走高,一亩赚3000多元。还有一半的大葱没卖,如果全卖利润会突破200万元。”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刘勇的经营策略。民意合作社成立之初也是单一种植玉米,随着规模扩大到1700亩,刘勇意识到了风险,“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土地流转价格从每亩300元上升到1000元,利润空间被挤压”。刘勇在玉米价格的高峰期间建起了鸡舍、大棚,转向多种经营。“农产品价格波动大,防风险一方面要提前掌握市场信息,另一方面要将波动大利润高和波动小利润较低的农产品组合生产。”刘勇说。
         翻开合作社的生产目录可以看到:年出栏100万只肉鸡、70栋各式大棚生产果蔬、400亩大葱、120亩圆葱、700亩玉米。刘勇认为,合作社的多种产品组合经营更有利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村民王海军和妻子将2公顷“责任田”流转给合作社后,分别在合作社从事经营和田间管理,每年流转土地收入1.8万元,工资收入6万多元。
         “160名村民在合作社就业,养鸡、大棚果蔬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如果所有土地都种玉米,用工可能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刘勇认为,农民就地就业,既有利于加快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也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和谐。
          今年,吉林省将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300万亩。“玉米库存高,产销区、国内外价格都在倒挂,玉米回归市场定价是必然。”刘勇计划今年再拿出一半的玉米种植面积改种小米,种子、农资已准备就绪,“小米需求中长期较好,用个流行词就是合作社也搞供给侧改革。”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