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3-22 22:27:1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目前,内蒙古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82.2万人,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按照内蒙古养老格局,其中90%的老人要在家中和社区养老。从2013年起,内蒙古在全区范围内建设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依托12349热线,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等服务。目前,全区已建成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51个,自治区本级福彩公益金资助1870万元。 2015年,国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养老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这为推动养老产业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内蒙古积极行动,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并提出《内蒙古·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规划》,构建“一台五网”智能养老应用体系。“一台五网”智能养老应用体系就是将所有的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升级,搭建成一个数据互通、信息共享的智能化养老服务应用平台,以老年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为支撑,整合社会资源,重点构建呼叫救助、生活照料、健康管理、远程看护、电子商城5个智能化的养老服务网络。“互联网+”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12349便民为老服务热线将老人的需求与服务对接起来,突破了传统居家养老的诸多瓶颈。

    经过努力,智能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正在内蒙古逐步成为现实。2015年,自治区以呼和浩特市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为试点推进“互联网+”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目前,中心入网老人79625人,服务商有200多家,涉及政策咨询、医疗、家政等十几类服务,可有效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5个智能化的养老服务网络中,已经实现4个。健康管理网络也正在建设中。”呼和浩特市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理事长张日升介绍说。为了规范管理服务,中心还成立了12349社区便民为老服务管理中心,专门负责招募、管理、评价服务商并处理纠纷。

    “通过资本运营把市场机制引入养老服务中,是我们打造的‘互联网+’时代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下一步,将逐步完善服务内容,扩大实施范围,预计到2018年在全区所有旗县进行推广,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多样化的服务。”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邢岗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