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3-14 11:46:3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湿地生态系统不仅是“淡水之源”,更是“物种基因库”和“灾害缓冲器”,我省湿地资源丰富,本身具备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湿地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没有被充分认识,我省部分湿地资源面临着被侵占、被破坏的威胁。今年,我省将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工作列入全省六项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之一,将进一步加强我省湿地保护主流化工作、加大对湿地的保护管理力度,守住全省的湿地资源“宝藏”。     宝贵的自然资源
        我省或添一国家湿地公园
        紧邻文昌铜鼓岭生态保护区的宝翎港湿地集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生态环境于一体,拥有着国内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资源。
        据UNDP-GEF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经理周志琴介绍,目前GEF项目正在推动宝翎港湿地公园申报国家湿地公园。
        海南湿地资源得天独厚。据了解,目前我省湿地总面积共有32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4736公顷,自然湿地类型不仅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还有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全省现在已建成的湿地保护区有21个,国家湿地公园有2个,我省湿地资源的特点是类型多样、自然湿地比重大。”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莫燕妮说。
        湿地保护之惑
        如何不让湿地“伤痕累累”
        然而,“保护”与“开发”总像一对“冤家”,湿地保护工作也是如此。
        海口市近郊的羊山湿地就面临着包括房地产开发、水体污染、采石填塘等多方面的威胁。
        据嘉道理中国保育驻海南自然保育主任、UNDP-GEF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专家卢刚介绍,海口市羊山湿地堪称“湿地博物馆”,海口生态城市建设不能缺少这片“自然海绵”。
        不仅是羊山湿地,我省其他湿地保护也同样需要关注。“由于我省湿地保护区多是地处沿海地带,周边村庄多、经济活动频繁,所以湿地面临被破坏的潜在威胁也较多,对湿地进行科学有效且长期保护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周亚东说。
        如何不让湿地资源“伤痕累累”、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主流化的工作,是我省湿地保护面临的一个难题。
        保护管理探路
        拓宽湿地保护方式
        湿地从上游到下游的保护管理,都需要有系统完整的“规划图”。近两年来,UNDP-GEF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在保护管理方面扩大视线,从保护区相对封闭的内部管理,拓宽到包括周边村民的社区共管、成立湿地联盟、构建湿地监测网络等方面,不断探索湿地保护管理方法。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与规划发展科工作人员冯尔辉介绍说,东寨港就以社区共管的方式,引导当地群众更多地通过环境友好型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创收,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还希望推动湿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并积极通过媒体宣传、公众宣教活动等,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周志琴说,GEF项目将通过加强与国内外专家、机构的合作,引进湿地管理的先进方法,引领示范,促进我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湿地海南公园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