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教育部发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高招规定”)。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招规定》共有13处变化,其中的“填报志愿结束前,招办不得向高校提供考生高考成绩”,被指是对去年北大清华为抢生源“掐架”的回应。对于高校招生的工作人员来说,今年要想上门“掐尖”,难了。
“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省级招办不得将考生成绩提供给高校”,这一政策与山东省2009年出台的“高考成绩保密”政策异曲同工。2009年以前,山东省高考成绩公布查询之后,第一时间拿到考生成绩的,便是“金字塔”顶端的名校了。名校拿到尖子生的成绩之后,便奔赴考生家中做工作。但尖子生数量是有限的,报了清华,便报不了北大,所以每年便有了清华北大抢“状元”一说。2015年高考录取期间,更是出现了清华北大在四川为抢尖子生“掐架”的闹剧。两名校最后被教育部出面“各打20大板”。
2015年6月29日,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表态,明确规定高校“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学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 此次将“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办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高等学校”写入《高招规定》,则是给相关高校再念“紧箍咒”。
名校拿不到高考成绩单之后,尖子生填报高考志愿的自主权回到自己手中。不过,这也意味着,考了高分就可以安心坐在家里等清华北大上门“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今年开始,考了高分必须主动和名校联系,以便及时获取准确信息。
2015年6月29日,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表态,明确规定高校“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学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 此次将“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办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高等学校”写入《高招规定》,则是给相关高校再念“紧箍咒”。
名校拿不到高考成绩单之后,尖子生填报高考志愿的自主权回到自己手中。不过,这也意味着,考了高分就可以安心坐在家里等清华北大上门“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今年开始,考了高分必须主动和名校联系,以便及时获取准确信息。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