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3-01 14:32:5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当青藏高原一株莎草舒展叶片,不久之后,遥远的印度季风雨便如约而至。这并非所谓的“蝴蝶效应”,而是植物“生物钟”对气候变化的“神秘感应”。

      中科院专家在西藏的一项研究证实,高寒草地广布优势物种普遍形成一种能感应季风雨来临时间的物候适应策略。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已正式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天祥介绍,根据青藏高原5个站点近20年定位观测,高寒草甸优势物种的返青期无显著变化趋势,有关调控因子和机制仍不清楚,“而这是理解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

      据介绍,课题组依托中科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基于念青唐古拉山南坡海拔梯度实验观测平台的物候观测数据等展开研究,发现嵩草属和针茅属等广布优势物种的返青期与季风雨来临时间同步,对降水变化敏感,但对温度变化不敏感;伴生的垫状植物返青期最早且在温暖年份提前,对温度变化敏感,但对降水变化不敏感。

      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效应下,为避免春季低温和干旱胁迫,高寒草地优势物种形成了感应季风雨来临时间的适应策略;在区域上,雨季开始日期及返青前雨量控制高寒草地返青期的时空变化,增温则很可能通过改变降水形态而产生间接影响。

      罗天祥表示,这一新认识解释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的扇型分布格局以及返青物候和生产力的时空变化格局,并为理解季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范围、古植被演变及西风与季风交互作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草甸高寒西藏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