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2-09 19:33:4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国农历猴年大年初一的晚上,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映照着吉林省吉林市韩屯村一座满族民居,院子里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声。厨房里,关秋月和妹妹关秋菊正忙着做一些满族吃食,招待来这里过年的外地游客。

      虽然在外打工多年,但关秋月的厨艺丝毫没有退步,各类食材在她的调理下,瞬间变成美味。原本在长春市从事教育培训的关秋月,这个冬天回到家乡。这回她不准备再离开,而是要留下来创业。
     

    让关秋月姐妹下此决心的,除了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还有官方不断推出的扶持创业新政。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提高民营经济实力和活力,对于吉林省完成新一轮振兴发展意义重大。

      “我妹妹也在长春工作,今年冬天,我们姐妹俩投资在韩屯村开了这家满族风情的客栈——“达哈苏”人家。”关秋月满姓为瓜尔佳氏,是土生土长的韩屯村人,达哈苏满语意为“合顺”的意思。

      韩屯村村民以满族居多,因毗邻著名的雾凇岛,村庄被松花江环绕,其境内冬天出现中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的次数最多,质量最佳,故有“中国雾凇仙境第一村”之美誉。

      随着吉林冬季冰雪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韩屯村的“农家乐”从最初的11家发展至82家,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为期4个月的雾凇季游客量预计将突破50万人次。

      “农民不光是只能靠种地赚钱。”韩屯村村主任胡彦说,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雾凇资源带来商机,原本在外打工的韩屯村青年也纷纷重返家乡,从事旅游业。

      年前就预订了客房的福建游客刘宇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赶到了韩屯村。“我们一家三口过来的,打算在雾凇岛过春节,听说这里的雾凇很漂亮。”42岁的刘宇被雾凇所吸引,来到韩屯村过新年。

      “客栈刚开不久,就已经接待了新加坡以及港台等地游客。”为了提高客栈的知名度,关秋月通过各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并做了微信公号。

      吉林省接连出台的扶持政策,催生了很多像关秋月姐妹这样的创业者。在2015年,吉林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增长了7.6%和19.8%。

      吉林省省长蒋超良在今年的吉林省“两会”上提到,2016年将把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实施“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和技能人才培训计划,确保培训3万人。

      这使得关秋月姐妹俩对回乡创业颇有信心。“政府发展四季旅游,这样一来,韩屯不仅在冬天火,在其他三季也要火了。”关秋月盘算着,把事业重心彻底从省城移回家乡,从此不再做“候鸟”了。

     

      “守着家乡赚钱,这样真好。”关秋月笑着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