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1-27 15:58:3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国的老龄化加深会有多快?老龄化加剧会对中国未来的经济造成何种影响?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从7%增长到14%需要多少年,则意味着各国进入老龄社会的速度。

      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看,如果将65岁以上人群占比达到14%作为衡量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英国、法国、日本、美国已经提前步入老龄社会。英、美、法的老龄化速度缓慢,其中老龄化最快的英国也需要45年才达成。日本仅用了25年就进入老龄社会。

      从这个数据上说,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预计为25年,老龄化速度超越绝大多数国家。

      中国的老年人(65岁以上)人口在2005年超过一亿人,当年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7%。老年人口比重近年来逐年提高,在2014年达到10.1%。

      从IMF2010年数据看,中国的老年人口以超过1.1亿的绝对量处于全球首位。该数字相当于欧洲及中亚地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中东及北美洲的所有发展中国家老年人总数量。OECD(经合组织)成员全部老年人加一起也不过1.26亿。

      2010年,中国尚有较为充裕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约为65%),但到了2050年将急剧下降至55%。日本、韩国等也遭遇类似的老龄社会困境。日本情况尤为糟糕,205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仅为45%。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不减反增,未来2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将增至60%左右。

      过去的20年间,中国受供养人口比例在上升的同时,储蓄率在降低;印度情况正好和中国相反,受供养人口比例一直在下降,储蓄率却不断攀升;日本的受供养人口比例先减后增,储蓄率先增后减。

      受供养人口主要分为老人(65岁以上)和孩子(15岁以下),数据显示老人比例的上升是导致储蓄率下降的主因。老龄化带来的严重影响是增加了养老金开支,养老金支出不断提高对财政状况形成了负担。

      预计2050年,全球养老金支出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是土耳其,中国排在第三的位置(约为3.5%),世界的平均水平为1%。


    关键词:中国速度国家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