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1-25 17:39:2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当PM2.5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时,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令人艳羡。然而,在此间召开的云南省“两会”上,云南多位政协委员呼吁,作为环境多样、生态脆弱、贫困集聚“三位一体”的云南,生态保护同样不容乐观。

    “有人认为,云南环境已经很好了。其实不尽然,一纵向比,问题很大。”云南省政协委员何渝煦说,以其曾工作过的绿春县为例,过去可以听到猿声,蛇会进入到县城居民家中,但如今都已不见。这值得思考。

    何渝煦预测,今年随着高铁通车,云南会迎来更多外来人口。作为一个生态大省,云南如何在此机遇中保护好自己的生态值得关注。

    云南政协委员、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段昌群称,云南集环境多样、生态脆弱、贫困集聚“三位一体”,生态保护面临种种尖锐情况。要么“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要么“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尽管有的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但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相比相形见绌,开发很容易引起争议。”段昌群说,“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是云南开展生态环保的最大挑战和考量。”

    段昌群建言,云南应该率先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利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机会,大胆试点创建国家生态特区。高黎贡山、怒江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和金沙江等生态脆弱重点区域,皆应纳入国家生态特区建设范围。

    “生态问题与贫困、区域发展紧密联系,涉及因素多、复杂程度高,简单的工程性应对存在明显缺陷。”段昌群称,国家生态特区是一个多方受益的新型生态扶贫机制,当地人负责保护好生态,国家给予充分回报。

    云南省政协委员马正述认为,生态保护要见成效,关键是政绩观的改变。他建言,对一些生态保护特殊区域,应给及GDP豁免权,将干部考核改为与生态保护挂钩。(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