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养老网讯近年来,普陀区以省级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改善民生总盘子,在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扶持社会力量开办经营养老机构等财政保障机制上下足功夫,多元化推进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
“居家养老”为主
将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新建9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1433万元,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94个,专门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应急救援、上门服务、送(配)餐、家政医疗、陪护谈心、生活照料等服务,基本实现8个镇(街道)41个社区全覆盖。
同时,转变以往的床位补助方式,首次将养老服务中心的规划布局、实施环境等基本指标和经费配套、表彰奖励等加分指标纳入等级评定,按星级分别给予2万元、4万元、6万元、8万元的经费补助。
“机构养老”为辅
积极探索护理型养老运营模式,逐步提高对“护理型床位”的资金补助,缓解失能失智老人护理市场的供需矛盾。2015年,区财政安排资金对社会福利中心实施改造,并单独开辟“爱心护理区”,作为失能失智老人护理场所,引导公办养老机构从居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向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转变。目前,该护理区已投入运营,内设10间休养用房,护理型床位43张。
“社会养老”为补充
紧紧围绕“9643”养老服务体系的总目标,在“支持民办养老”上下力气。早在2014年9月,普陀区就出台《关于发展民办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释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信号。2015年,佛国养老院、广安颐养护理院以及禾仁颐养院等三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分别获得省、市、区财政补助1万元、60万元、197万元。今年,还有2家民营养老机构正在筹办中,全区“民办养老”已经逐步从“少有问津”的亏损期迎来“争抢蛋糕”的春天。
“居家养老”为主
将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新建9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1433万元,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94个,专门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应急救援、上门服务、送(配)餐、家政医疗、陪护谈心、生活照料等服务,基本实现8个镇(街道)41个社区全覆盖。
同时,转变以往的床位补助方式,首次将养老服务中心的规划布局、实施环境等基本指标和经费配套、表彰奖励等加分指标纳入等级评定,按星级分别给予2万元、4万元、6万元、8万元的经费补助。
“机构养老”为辅
积极探索护理型养老运营模式,逐步提高对“护理型床位”的资金补助,缓解失能失智老人护理市场的供需矛盾。2015年,区财政安排资金对社会福利中心实施改造,并单独开辟“爱心护理区”,作为失能失智老人护理场所,引导公办养老机构从居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向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转变。目前,该护理区已投入运营,内设10间休养用房,护理型床位43张。
“社会养老”为补充
紧紧围绕“9643”养老服务体系的总目标,在“支持民办养老”上下力气。早在2014年9月,普陀区就出台《关于发展民办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释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信号。2015年,佛国养老院、广安颐养护理院以及禾仁颐养院等三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分别获得省、市、区财政补助1万元、60万元、197万元。今年,还有2家民营养老机构正在筹办中,全区“民办养老”已经逐步从“少有问津”的亏损期迎来“争抢蛋糕”的春天。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