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住建厅获悉,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区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建设23.66万套,完成年度开工21.72万套目标任务的108.95%。其中,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达到42.9%,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1
以房换房解决归侨住房难
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广西-东盟经开区华侨城内热闹非凡,来自团结、正安、宁武等农业单位的1000多户职工前来抽取开发区第二批农场综合改革房屋搬迁安置房。最终,来自开发区团结农场的搬迁户黄瑞源等430多名职工喜获新居。
这是去年广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广西-东盟经开区通过“以房换房”方式,即按照农业单位居民原有住房合法面积1∶1的比例置换中心区商品房,同时给予每个被安置对象10平方米商业用房30年的收益权,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加速中心区人气集聚。2013年,第一批农场综合改革1100户5000余人已搬迁入住中心区华侨城小区。目前,广西-东盟经开区正在推进农场综合改革1303户居民及中心片区2771户居民的搬迁。
2
货币化安置走出棚改新路子
类似的改造方式,在来宾市兴宾区棚户区改造中实施。
白宋亮是兴宾区城北社区的居民,房子拆迁改造后,他们一家住进了由政府在市区统一收购的存量商品房。按照当时的补贴标准,白宋亮一家13口人,人均免费40平方米,自己又添了点钱,老屋子换成了4套130多平方米的新房。
“以购代建”,来宾市通过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统一购买已经建设好的、成熟的小区商品房,当居民房子被拆迁,就可以根据自家需要选择不同地段、不同户型的房子搬到新房。
在棚户区改造中,来宾市还用活用足国开行贷款,新建存量商品住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来宾市安置小区三区项目就是引入国开行近20亿元贷款建设的项目。第一期10栋30多层的高楼已经拔地而起,将成为2041户居民的安置房。
3
今年货币化安置率不低于50%
据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区逐步提高棚户区改造中的货币安置比例,积极推进货币化安置与“以购代建”模式相结合,消化空置商品住房,提高棚户区改造安置效率。
上个月22日召开的全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座谈会传出消息,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区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建设23.66万套、2330.26万平方米,完成年度开工21.72万套目标任务的108.95%。我区已完成了2015年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达到42.9%;2012年前开工的公租房已分配16万套,国开行棚改贷款使用率达到58%以上。
记者获悉,2016年全区各地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和住房保障,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不低于50%的比例。同时,积极对接棚户区改造贷款,以解决棚户区改造资金问题。自治区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同时以公租房为载体,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通过公租房购租并举等,为“十三五”住房保障规划的实施开好局。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