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与养老机构资源共享互开绿灯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将推进“医养结合”作为未来五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在“健康养 老”方面,各自面临着难题: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虽然设有老年科、康复科,但床位、场地往往较为紧张;而在公立养老机构,目前也缺乏与老年护理、老 年人康复有关的医疗专业人员和设备,这也成为一部分家庭认为“条件差”不选择公立养老机构、导致空床位的原因之一。国务院上述规定,要求医疗机构要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可作为医院康复护理场所;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老年 病、康复、中医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等。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则可突破双方的制约因素。业内人士认为,医 养结合是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为老人持续提供服务,一定程度上可省去老年人频繁往返于医 院和养老机构的麻烦,还能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
广深已先行试水 未来各省将有试点
会议还决定,将在全国每个省份至少选择一个地区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广州、深圳、北京、哈尔滨等多个城市先行“试水”。
黑龙江省和广州市的试点方向是由医院在其原有医疗资源的基础上“扩容改建”,开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哈尔滨则在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 服务的基础上,对养老机构配备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出要求:50张床以上的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就近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等方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 服务。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近年在各地兴起,上海市提出要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通过医养结合方式为失能半失能老 人提供保障。2012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融为一体,除养老服务,入住的老人还可以 享受到医疗、护理和康复的“一站式”服务。
开创了广州首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新海颐养苑的新海医院副院长贺明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医院办养老院比养老院办医疗机构更容易操作,“即便在政 府补贴的情况下(床位补贴为每张床1万到1.5万元,护理补贴每个月100元到300元),大多数养老院还只是刚刚达到盈亏平衡。”而不少城市的养老院设 置在城郊,医疗资源缺失,很难找到很优质的医生。
贺明同时建议,鼓励养老院就近寻求医院合作,以解决养老院无法发现疾病隐患、无法日常看病、无法应对为重病突发的情况。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