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10-16 19:31:5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福养老网讯《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人社部与财政部等部门正研究制定与养老金委托投资配套的资金归集办法,未来地方上沉淀的养老金将归集至中央实现统一投资运营。有业内人士认为,养老金结余较多的省市如江苏、浙江、北京或将实现投资运营。不过,尽管养老金投资运营已板上钉钉,但出于多重考虑,截至目前,各地均未实质性启动有关养老金委托投资的安排。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已近两月,除广东千亿资金已入市外,只有山东有部分资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
         
        一位地方社保系统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中央层面的归集办法出台之前,各地可能会按兵不动,即便归集办法出台之后,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实现养老金投资的道路不会“顺风顺水”。
         
        事实上,尽管人社部自2013年就称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基本实现,但实现统收统支层面的省份只有7个,大量的养老金仍沉淀在地方。“省级层面归集的资金并不多,如何使资金从县市归集到省级,需要较长的时间,实际执行起来很难,阻力很大。”上述人士表示,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资金多年趴在地方导致利益固化,“社保资金几乎全部存在银行,最后经过层层转移,成了当地的建设资金,比如被银行贷给了当地企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下一步如果将基金委托出去,无疑就是把钱从地方拿走,这笔基金虽然最终也会有所投向,但未必会投资到当地,因此很多地方就没有动力将基金委托出去。”
         
        业内人士的另一个担忧是地方在归集实现之前,会把累计结存用光。“全国统筹后,基金不再归地方管了,地方也就没有动力完成制度的自我平衡。因此当地机构可能会采取降低缴费基数、提高待遇等方式,把钱尽可能多地发出去,使得基金不再结余。”有专家认为,目前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归集问题,更多的是中央和地方财政责任划分问题,还有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以及社保机构的能力建设问题。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也坦言,从全国来看,地方资金归集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养老保险基金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各省的具体情况不一,有的集中在省级管理,有的分散在市县一级。在实现资金分批到位前,还将有一系列的配套规则、程序。”据了解,正在制定的养老金归集与转移办法将确定中央、省、市县之间,还有受托机构之间,资金划入划出的具体流程,包括一些财务会计规则等等。
         
        具体操作流程上,余蔚平表示,将由各省级政府把分散的市县基金归集到省级财政专户,然后再委托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由这个机构进行总体上的战略资产配置,制定资产配置计划。其中有一部分由该机构进行自主投资,其他部分就选择那些有资质的市场投资机构进行专业化投资运营。
         
        专家认为,结余较多且当期收支压力不大的省份有可能率先实现投资。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江苏、浙江两省的养老金累计结余额分别为2793亿元和2632亿元,位列全国二、三位,仅次于广东的5128亿元,且两省养老金均已实现收大于支。位列第四的北京市以2161亿的累计结余也成为投资运营的“热门”省份,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将成为继广东、山东后第三个实现投资运营的省份。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发布以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就开始在内部筹建针对基本养老金投资的新部门,下一步地方资金将陆续归集上来,但从地方逐级归集需要有一个过程,整个归集期大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预测,年底前将会有地方资金归集上来。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