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10-07 15:38:3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院】据报道,养老、看病是所有老人绕不开的人生课题。一次次地住院、转院、出院……无休止“折腾”不知让多少家庭和老人深陷疲惫,不堪其苦。
         
        有没有既能给老人看病、又能帮着养老的地方呢?记者近日在北京、河南等地采访发现,一种名为“医养结合”的新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这种模式离你有多远,又能走多久?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程奶奶,今年82岁,常年独居。儿子在离家不远处的日间照料中心,给她买了最基本的服务——每天两顿饭、上门打扫等等。今年6月初,她下楼时摔了一跤,虽然居家养老中心做了及时的处理,但问题的解决也并不顺利。
         
        程奶奶告诉记者,最大的问题是医疗保障。他们这里只能先拨120,做了简单处理后,只好再等医生来。
         
        像大部分养老机构一样,程奶奶常去的日间照料中心,他们能做的也仅仅是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等。万福年华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负责人吴溪表示,养老院,政府还没有办证件、资质,妨碍了他们对老人做一些医疗上的护理。比如打脊柱针、静脉针,伤口的处理。
         
        目前,我国半失能失智老人接近4000万,完全失能的有100万;随着老龄化加剧,到2030年,我国慢性病负担将增长40%。在各地针对养老机构服务的调查中,老人对“康复保健”的需求,远远高于“生活照料”。
         
        然而,眼下全国有正规注册的3万1833家养老机构中,仅有46.6%的有康复设施,一半以上缺乏医疗支持。去年7月份北京就提出要发展“养老+医疗”的模式,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蔡双解释说,眼下“养老+医疗”主要有三种实现模式。
         
        蔡双介绍称,第一个,在养老照料中心中设立医务室。第二,有资质的好的医院,在养老照料中心设置专职分支机构。第三,与邻近的医疗机构签订协议,设立绿色通道。
         
        不过,大部分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机构中多见的,仍是第三种模式。常年需要做康复治疗的老人,仍难免在养老院和医院之间奔波。
         
        西城区某老年公寓负责人坦言,他们一直想申请执照,但仅仅“诊室分类”这一项要求,就根本做不到:“抢救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间”等等,对于小规模养老院来说,确实很为难。
         
        北京清檬养老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孙屹则认为,与社区医院合作解决老人的常规看病用药,是比较现实的方案。然而,在实际合作中,又遇到了部门协调的难题。
         
        孙屹介绍称,尤其是慢性病的老人,常年去医院看病,可能就是简单注射一下,打个点滴,一周去拿一次药。他们也和社区医院聊过,养老机构能不能跟社区医疗中心对接。因为他们的上级单位是医院,和他们的合作,需要上级单位的认可。
         
        “医养结合”不仅要“可以治病”,更需要“治的起病”。眼下,养老机构由民政部主管,医疗服务要找卫计委,说到医保报销的准入和报销标准,则不得不提人社部门。分而治之的格局,很难避免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造成大部分养老机构无法纳入医保定点,发生其中的费用无法报销。
         
        在淮南开办老年公寓的杨萍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已得到开设医务室的资质,但最基本的感冒药都无法走医保。
         
        杨萍称,他们老年公寓现在有一个医务室,这个不免费,需要现金,因为没有刷医保卡,不给建。
         
        北京某知名民办养老院负责人透露,两年前他们就得到了卫生部门的资质,但医保定点迟迟没落实。“能进医保的基本上以公立养老院为主,民办养老院则往往需要‘有点背景’”。
         
        更多的费用,发生在长期护理中。南京市曾做过测算,该市一个全护理老人的护理费用,要占到城镇老人可支配收入的8成。能否将已经开展“医养结合”机构中的护理费用纳入报销范畴,则直接影响这部分老人的生存质量。
         
        新乡市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中心主任彭姝钰介绍,生活照料、护理费用还是自付。收了好多临终关怀的老人,可是医保上要求只能住十天半月;费用上的要求,一级医院基本费用只能花到1500-2000块钱。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表示,抛开各地医保基金支付能力不谈,首先要确定的是纳入医保定点的准入资质、哪些人,什么样的标准和条件才可以享受。什么样的养老机构,是护理型的,还是康复医疗型的可以享受,还是所有都行。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把医疗服务、护理康复的服务包打造起来,血病、脑病、骨病等。医疗保险就直接知道应该报销70%、80%还是90%。【中福养老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