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养老网讯年迈父母独自在家,牵挂不下的子女就能通过“智能小白”随时随地问候一声;有条件的家庭还能装上门禁节点,监测老人是否离家出门,老人如果在家不慎摔倒,将触碰地面安全传感器节点,床体压力节能监测老人平日作休时间;老人还能去趟社区的“健康小屋”,享受到专业仪器检测数据报告……9月22日记者从合肥蜀山区获悉,这些具备智能化社区养老设备已在辖区竹荫里社区试点推广,成为我省首个承担智能化社区养老子项目的试点单位。
“智能小白”让关心永不掉线
“爸,今天去健康小屋测血糖了吗?还有前几次血压是多少?”、“妈,晚上我回来陪您吃饭,天冷记得加衣。”这不是在打电话,也不是在视频聊天,而是通过“智能小白”在与家人进行实时沟通。这些技术手段并不是停留在概念上。目前,这些具备智能化社区养老设备已在竹荫里社区试点推广。
“智能小白”的终端只有手机大小,可以随身携带,远在外地的子女通过绑定设备后,就随时随地与家中老人联络监测。除了日常关心外,智能小白还有一键报警求助功能。如果独居老人在家突发疾病,只要按求助键,就可以及时联系上子女、医院和社区,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这些多是空巢、孤寡老人,由于年老体弱、生活困难,他们恰恰最需要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帮助,“老人上了年纪,视力不好,手机也用不惯,这样一来平日联系就方便多了。”社区负责人介绍。如果错按怎么办,也可以及时消除复位,避免虚惊一场。
“健康云”为老人保驾护航
“健康小屋”也是试点项目之一,社区负责人介绍,小屋落户在居民养老中心内,并安排专业医生常驻坐诊。
“过去也有义诊检查活动,通常都是十天半个月开展一次,而且待检查的人数也受限制。”负责人告诉记者,“健康小屋”定点服务,在服务时间上将具有连贯性。这里将配备血糖、尿液分析仪、血氧仪、便携式心电仪等各种健康检查设备。
老年人疾病很常见,重在日常监测。“告别过去的纸笔记录,检查结果全部录入电脑进行备份。”健康小屋内自带仪器,将具备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老人注册自有账户名后,每次体检结果都将主动存储到账户信息中,进行集中管理,做到健康状况的连续跟踪。“健康小屋”将成为老人的私人健康管家,数据的引入与保存,相当于建立“健康云”端,无论到哪里,“健康云”就跟着走。甚至,到大医院也不用排队检查了,登陆账号,就能察看以往全部健康数据,在监测病情的同时也尊重了隐私。
17户老人最先尝鲜,操作无障碍
记者从竹荫里社区获悉,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3000多人,人数庞大,养老问题突出。国家试点城市工作对接会召开后,蜀山区竹荫里社区成为本项目在安徽省唯一的试点单位,承担智能化社区养老这一子项目的试点。
城市人口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项目属于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智慧城市”二期重大项目。目前已在辖区17户试点居民家中安装推广“智能小白”,前期将有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并进行后期维护。
“操作也很简单,比老年人手机还方便,不用解锁。”住在省一建宿舍的胡永环大爷最先尝鲜,只用了半个小时功夫,78岁的他就能正常操作了,“子女不在身边,生怕自己生病出事情。”现在子女通过捆绑手机微信,实时发送语音过来,嘘寒问暖,问候左右。
“晚上临睡前记得关煤气阀门,早上出门锻炼留意天气……”子女随时随地的问候让胡大爷很舒心,“但更情愿他们能常回家看看”。
“智能小白”让关心永不掉线
“爸,今天去健康小屋测血糖了吗?还有前几次血压是多少?”、“妈,晚上我回来陪您吃饭,天冷记得加衣。”这不是在打电话,也不是在视频聊天,而是通过“智能小白”在与家人进行实时沟通。这些技术手段并不是停留在概念上。目前,这些具备智能化社区养老设备已在竹荫里社区试点推广。
“智能小白”的终端只有手机大小,可以随身携带,远在外地的子女通过绑定设备后,就随时随地与家中老人联络监测。除了日常关心外,智能小白还有一键报警求助功能。如果独居老人在家突发疾病,只要按求助键,就可以及时联系上子女、医院和社区,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这些多是空巢、孤寡老人,由于年老体弱、生活困难,他们恰恰最需要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帮助,“老人上了年纪,视力不好,手机也用不惯,这样一来平日联系就方便多了。”社区负责人介绍。如果错按怎么办,也可以及时消除复位,避免虚惊一场。
“健康云”为老人保驾护航
“健康小屋”也是试点项目之一,社区负责人介绍,小屋落户在居民养老中心内,并安排专业医生常驻坐诊。
“过去也有义诊检查活动,通常都是十天半个月开展一次,而且待检查的人数也受限制。”负责人告诉记者,“健康小屋”定点服务,在服务时间上将具有连贯性。这里将配备血糖、尿液分析仪、血氧仪、便携式心电仪等各种健康检查设备。
老年人疾病很常见,重在日常监测。“告别过去的纸笔记录,检查结果全部录入电脑进行备份。”健康小屋内自带仪器,将具备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老人注册自有账户名后,每次体检结果都将主动存储到账户信息中,进行集中管理,做到健康状况的连续跟踪。“健康小屋”将成为老人的私人健康管家,数据的引入与保存,相当于建立“健康云”端,无论到哪里,“健康云”就跟着走。甚至,到大医院也不用排队检查了,登陆账号,就能察看以往全部健康数据,在监测病情的同时也尊重了隐私。
17户老人最先尝鲜,操作无障碍
记者从竹荫里社区获悉,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3000多人,人数庞大,养老问题突出。国家试点城市工作对接会召开后,蜀山区竹荫里社区成为本项目在安徽省唯一的试点单位,承担智能化社区养老这一子项目的试点。
城市人口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项目属于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智慧城市”二期重大项目。目前已在辖区17户试点居民家中安装推广“智能小白”,前期将有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并进行后期维护。
“操作也很简单,比老年人手机还方便,不用解锁。”住在省一建宿舍的胡永环大爷最先尝鲜,只用了半个小时功夫,78岁的他就能正常操作了,“子女不在身边,生怕自己生病出事情。”现在子女通过捆绑手机微信,实时发送语音过来,嘘寒问暖,问候左右。
“晚上临睡前记得关煤气阀门,早上出门锻炼留意天气……”子女随时随地的问候让胡大爷很舒心,“但更情愿他们能常回家看看”。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