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9-23 17:57:4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福养老网讯历时8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完成了从征求意见到印发施行的一系列步骤,正式将股市纳入养老金投资范围,结束了持续近20年“入”与“不入”股市的争论。养老金入市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保险体系发展和人口形势演变综合作用的结果,目的是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与现时的股市荣衰没有关系。     

        养老金为何迟迟未入市
         
        提到“社保基金”,必须先厘清它的三个含义。一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以及投资收益等,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运营,主要用以弥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二是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来源于财政筹资、个人和单位缴费,覆盖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项内容。三是社会保险基金,它是社会保障基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个人和单位缴费形成(对无单位缴费的农民和城镇居民,财政给予补贴),包括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五项内容。
         
        我们所说的“养老金”即是社会保险基金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储蓄性特点:它对应的是覆盖面最广的老年人的最基本现金收益;个人未来收益与现期缴费金额息息相关、一一对应,账户中的金额其实就是个人未来收益的现期价值。出于这样的原因,在投资运营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比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对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更高。这也是我们虽然经历多次拉锯式的讨论,但仍然对养老金采取更为谨慎安全的投资策略的原因。
         
        现今“养老金入市”为何而来
         
        养老金投资股市以拓宽增值渠道的声音早在上世纪末就已出现,但那时基金规模不大,劳动力供给旺盛,保值增值的需求并不迫切。最近几年,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人口结构快速转变。2020年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16.9%,而这一数据在2010年为11.3%,在2000年仅为10.4%。二是养老保险制度迅速扩张。随着2009年和2011年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工作的展开,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扩展到了社会全体成员,后纳入的这部分群体自身支付能力有限,财政对养老金的补贴逐年增加。
         
        以上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在最近几年,养老金收支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演变趋势。从养老金征缴收入和支出的对比来看,二者在2012年大体相抵、略有结余;2013年收入1.92万亿元,支出1.98万亿元,首次出现收不抵支。考虑到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养老金缺口问题只会更加严峻。
         
        面对日益扩大的收支缺口,如果再继续对结存养老金采取低效保守的投资方式,最终将使养老保险制度因资金不可持续而难以为继。养老金需要多承担一点风险,来提高投资绩效,实现稳健运行。
         
        养老金入市的风险如何管控
         
        控制风险始终是养老金投资中的核心问题。《办法》对入市资金规模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入市比例最高不超过30%,低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40%的上限。在《办法》推行之初,资金投入的试水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基金入市比例与30%的上限可能相差较远。除了投资股票市场,养老金还有近20种投资渠道,遵循“风险低比例较高,风险高比例低”的原则配置资金。这种多元化的组合式投资方式会进一步化解投资风险。
         
        此外,《办法》还设置了多道“防火墙”。在管理机制方面,形成了由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组成的“一级信托,两级委托”式的治理结构。规定受托机构按照养老基金年度净收益的1%提取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养老基金投资发生的亏损。投资机构也要从当期收取的管理费中,提取20%作为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重大投资损失。《办法》同时建立了养老金的监督管理机制,由指定机构对基金投资管理业务情况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在养老金入市的同时,必须完善信息编制和披露制度。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缺乏公开的数据发布机制,不利于社会各界对资金使用和投资情况进行监督。首先必须要公开一份长期的养老金精算报告,让民众知道风险在哪里,风险有多大。其次,要逐渐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公开基金市场化操作的细节,做到公开透明,让每个人的养老钱都安置得明明白白。
         
        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社保基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保持独立性。这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大量工作,形成更专业化的管理和监管机制。社会保险不仅具有保险属性,还有公共财政属性,财政体系要在养老金运行中发挥过滤风险和兜底的作用。

    关键词:养老金风险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