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老支前”将参加北京阅兵式
全省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的“支前模范”仅有5人
70个春去冬来,她,已是满头白发,70年前入党宣誓的场景,一直铭记在心。那一天,在两名党员的陪同下,她走进村旁的青纱帐,面对誓词,举起右拳。
前不久,这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人,面对鲜红的党旗,坚定地重温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8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肇州县兴城镇兴城村,见到了即将进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卓影老人。
接到通知很激动
卓影,今年87岁,肇州县兴城镇徐家围子人。17岁那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
在记者采访老人的前一周,一辆轿车停在老人的家门口,肇州县人民武装部的工作人员下车后,将一份黑龙江省军区下发的通知,送到老人手中。
老人的孙子吉宝元眼快,扫了一眼通知便向老人报喜:“奶奶,您要去北京了!您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中的一员,还要接受检阅哪!”
老人听后,拿着通知的手颤抖了,曾经参加过扫盲班的她,端详起这份通知。
采访中,卓影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我和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他们打鬼子保家卫国,我就带领群众,在后方做支前工作。”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卓影,已四代同堂,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她的儿子、孙子、重孙子,都入了党,可谓是党员世家。
秘密入党做支前
在抗战时期,卓影虽然没去战场奋勇杀敌,但敌后工作,一样充满了危险。她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秘密监视日伪动向,为党组织搜集各种情报。
老人介绍说,1945年6月,日伪军到村里抓劳工,邻居卓红军,因患病起不了炕,可名字还在劳工名册上。
“那时候,让你当劳工,就是拿枪逼着去报到,不去就毙了你,哪儿还有王法啊。”老人激动地说。
那次,为了保护卓红军,卓影一个人来到劳工挖沟的工地,找到指挥干活的日伪工头理论。面对一个小姑娘的质问,日伪工头答不上话,卓红军这才躲过了一劫。
“那时候入党宣誓不敢公开,都是秘密进行的,因为群众里有汉奸。我入党时连家人都不知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组织上才公开我的党员身份。”老人说。记者了解到,战争时期,卓影所在的村,驻进了部队,他们白天出去打仗,晚上回来宿营。看到战士们的鞋破了,卓影就组织村里的妇女,连夜做鞋。
“有人搓麻绳,有人剪鞋帮,有人纳鞋底儿,三天三夜的时间里,我们共做了70多双鞋,让战士们都穿上新鞋去打仗,后来又做了多少双鞋,都记不过来了,也给部队送粮送菜,都是在晚上送过去的。”说起当年的事儿,老人的眼里闪出兴奋的光。
卓影说,解放战争初期兴城四面有城墙,土匪们想进城内抢粮食,她就带领妇女组成巡逻队,配合民兵破解土匪的偷袭。
一次,一伙土匪出现在村头玉米地里,民兵们急中生智,装出城里有军队驻扎的样子。那天土匪没敢进攻,离开时,还将两大包子弹忘在玉米地,卓影带领妇女巡逻队发现后,及时汇报。当土匪头带人来找子弹时,被民兵当场击毙。
格外珍惜好日子
1954年8月,卓影由于工作出色,被组织上调到县里工作。1957年6月,因工作需要,她回到兴城任妇女主任。1958年,她再次回到肇州县城。
多年来,她认真完成组织上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妇女干部。
记者了解到,卓影在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母,是姐姐和哥哥把她带大的。对于今天的好日子,老人有自己的感受,她经常叮嘱晚辈们,一定要勤俭节约过日子,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这辈子,感谢党,是党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还感谢那些流血牺牲的英烈们,是他们用生命保卫了国家。”老人说。
记者从兴城镇人民武装部了解到,全省受邀参加此次阅兵方队的“支前模范”共有5人,87岁的卓影,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名参加此次阅兵方队的抗战“老支前”。
8月21日前,她将去往北京报到。在这次庆祝活动中,她将与曾经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支前模范、英烈子女代表等,在天安门前,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中福养老网】
全省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的“支前模范”仅有5人
70个春去冬来,她,已是满头白发,70年前入党宣誓的场景,一直铭记在心。那一天,在两名党员的陪同下,她走进村旁的青纱帐,面对誓词,举起右拳。
前不久,这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人,面对鲜红的党旗,坚定地重温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8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肇州县兴城镇兴城村,见到了即将进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卓影老人。
接到通知很激动
卓影,今年87岁,肇州县兴城镇徐家围子人。17岁那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
在记者采访老人的前一周,一辆轿车停在老人的家门口,肇州县人民武装部的工作人员下车后,将一份黑龙江省军区下发的通知,送到老人手中。
老人的孙子吉宝元眼快,扫了一眼通知便向老人报喜:“奶奶,您要去北京了!您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中的一员,还要接受检阅哪!”
老人听后,拿着通知的手颤抖了,曾经参加过扫盲班的她,端详起这份通知。
采访中,卓影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我和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他们打鬼子保家卫国,我就带领群众,在后方做支前工作。”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卓影,已四代同堂,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她的儿子、孙子、重孙子,都入了党,可谓是党员世家。
秘密入党做支前
在抗战时期,卓影虽然没去战场奋勇杀敌,但敌后工作,一样充满了危险。她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秘密监视日伪动向,为党组织搜集各种情报。
老人介绍说,1945年6月,日伪军到村里抓劳工,邻居卓红军,因患病起不了炕,可名字还在劳工名册上。
“那时候,让你当劳工,就是拿枪逼着去报到,不去就毙了你,哪儿还有王法啊。”老人激动地说。
那次,为了保护卓红军,卓影一个人来到劳工挖沟的工地,找到指挥干活的日伪工头理论。面对一个小姑娘的质问,日伪工头答不上话,卓红军这才躲过了一劫。
“那时候入党宣誓不敢公开,都是秘密进行的,因为群众里有汉奸。我入党时连家人都不知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组织上才公开我的党员身份。”老人说。记者了解到,战争时期,卓影所在的村,驻进了部队,他们白天出去打仗,晚上回来宿营。看到战士们的鞋破了,卓影就组织村里的妇女,连夜做鞋。
“有人搓麻绳,有人剪鞋帮,有人纳鞋底儿,三天三夜的时间里,我们共做了70多双鞋,让战士们都穿上新鞋去打仗,后来又做了多少双鞋,都记不过来了,也给部队送粮送菜,都是在晚上送过去的。”说起当年的事儿,老人的眼里闪出兴奋的光。
卓影说,解放战争初期兴城四面有城墙,土匪们想进城内抢粮食,她就带领妇女组成巡逻队,配合民兵破解土匪的偷袭。
一次,一伙土匪出现在村头玉米地里,民兵们急中生智,装出城里有军队驻扎的样子。那天土匪没敢进攻,离开时,还将两大包子弹忘在玉米地,卓影带领妇女巡逻队发现后,及时汇报。当土匪头带人来找子弹时,被民兵当场击毙。
格外珍惜好日子
1954年8月,卓影由于工作出色,被组织上调到县里工作。1957年6月,因工作需要,她回到兴城任妇女主任。1958年,她再次回到肇州县城。
多年来,她认真完成组织上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妇女干部。
记者了解到,卓影在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母,是姐姐和哥哥把她带大的。对于今天的好日子,老人有自己的感受,她经常叮嘱晚辈们,一定要勤俭节约过日子,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这辈子,感谢党,是党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还感谢那些流血牺牲的英烈们,是他们用生命保卫了国家。”老人说。
记者从兴城镇人民武装部了解到,全省受邀参加此次阅兵方队的“支前模范”共有5人,87岁的卓影,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名参加此次阅兵方队的抗战“老支前”。
8月21日前,她将去往北京报到。在这次庆祝活动中,她将与曾经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支前模范、英烈子女代表等,在天安门前,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中福养老网】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