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养老网讯根据最新公布的2014年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4年底,湖南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126.2万人,这当中,还有数百万计的在家中独处的老人。纯空巢老人有340.09万,超过老年人总数的30%。这意味着,每百名老人中就有30人空巢。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老人不愿接受机构养老,“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的居家养老模式开始受到老人的欢迎。
老人养老不愿离家
73岁的老人谢希文从企业退休后生活清闲自在。谢爹爹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资还可以,有经济能力去养老院。但他认为,“现在很多养老院的服务项目和质量还有限,肯定没有家里住起来舒服,也没在家里这么自由”。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家人在一起才会互相理解,享受家庭温暖。记者采访发现,和谢爹爹想法相近的老人有不少。他们更愿意和子女居住在一起,颐养天年,在养老方式上更愿选择“不离开家”的家庭养老或居家养老。
传统的家庭养老,是由家庭提供所有的养老服务。但由于家庭小型化等因素,现代家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养老需求了。居家养老应运而生,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再送到家。专家认为,居家养老是经济高效的养老服务方式。一个家庭如果有老人需要照顾,势必分散子女精力影响工作,雇请保姆一般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经济负担。居家养老服务以康复中心和托老所等为依托,组织专业护理人员将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不仅减轻了老人家庭负担,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也更为高效。
由于身体原因,最近两年,78岁的李大爷和老伴轮流到三个子女家中居住。但子女的悉心照料并没有让老人感到踏实。“孩子们上有老下有小,照顾我们也很累,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老人说,“希望养老机构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当我们在家‘不能动’,有需要时,能有人来照顾。
专业服务随叫随到
8月8日,是家住长沙市岳麓区80多岁的孤寡老人陆爹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第一天。养老护理员杨罗清一早就赶到老人家中,给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陪老人聊天。“今天到了两位老人家里,只要老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打个电话,我就会上门服务。”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员,每个月,杨罗清都会到服务对象家里提供4-8次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家庭服务、陪同服务、健康管理和精神慰藉等。
别看都是些做饭、陪同去医院之类的小事情,一个月20多户老人家跑下来,可也不轻松,“有时候晚上也要陪同老人上医院”。在很多人眼里,做养老护理员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不被人接受,想过放弃吗?杨罗清坦言,自己去年动过一次辞职的心思,但时间长了,老人们已经离不开杨罗清。“老人一听说我想走,眼泪就流了出来,我也觉得很舍不得这些老人,还是坚持下来了。”杨罗清说。
老人对杨罗清的依赖,源于这位居家养老护理员对老人的付出。杨罗清的服务对象,家住长沙市雨花区金地社区的宋秉清、王秀珍等4位老人渴望有人陪她们到公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到老人的心愿后,去年11月,杨罗清带着她们到南郊公园游玩。104岁的宋秉清连声夸赞杨罗清是自己“知心贴心的‘女儿’”。老人说:“她一个月会来家里好几次,料理家务,陪我聊天。”每次杨罗清的到访都成了老人最期待的日子。
这位在居家养老护理岗位干了6年多的“大姐”对自己的职业有了一些心得:“我们的护理工作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照护,更多的是给予老人精神上的关爱,把老人当做自己的家人来照顾。”
带着“装备包”上门服务
杨罗清所在的雨花区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隶属康乐年华养老服务连锁机构。像她这样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养老护理员,信息平台目前共有44人。据该平台负责人李滇龙介绍,信息平台服务范围已覆盖长沙市区,服务对象分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和市场化服务对象,其中,有250余名老人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这些孤寡、高龄、五保、特困等类型的老人由政府“买单”,免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根据老人日常需求,信息平台每月安排养老护理人员上门为他们提供包括衣服洗涤、家庭保洁、烹饪、家庭护理的家庭服务;包括购物、游园、办事、看病打针的陪同服务;包括保健按摩、检查身体、康复器材锻炼的健康管理;包括书报、棋牌、手工书画、交流谈心的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并根据老人需求延伸相关服务。
“人老了,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很多老人都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需要经常注意身体的变化。”记者了解到,从8月下旬起,杨罗清上门为老人服务将携带更专业的护理员“装备包”。记者在康乐年华养老服务连锁机构看到,最新“出炉”的养老上门服务装备包里包含速效救心丸、碘酒、创可贴、电子血压计等医药用品,还有为养老护理员提供方便的水杯、雨伞、工装等生活用品。
“我们要求护理员为每个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康乐年华相关负责人介绍,机构为每个老人发放了一张卡,在健康检测时老人刷卡后其信息自动进入系统,护理员为老人测量血压、体温、血氧等健康信息也实时传入系统。通过健康档案,机构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当某项数据出现异常后,会为老人提供健康建议,并及时送老人去就医。”他表示,“装备包”为该公司在湖南养老机构中的首创之举,可以帮助老人做到提前预防。
“养老护理员的服务您还满意吗?”几天之后,信息平台会对老人进行电话回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每一位接受服务的老人会收到一份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派工单,养老护理人员上门服务结束后,由老人签字确认,并由其所在社区进行回访。
老人养老不愿离家
73岁的老人谢希文从企业退休后生活清闲自在。谢爹爹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资还可以,有经济能力去养老院。但他认为,“现在很多养老院的服务项目和质量还有限,肯定没有家里住起来舒服,也没在家里这么自由”。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家人在一起才会互相理解,享受家庭温暖。记者采访发现,和谢爹爹想法相近的老人有不少。他们更愿意和子女居住在一起,颐养天年,在养老方式上更愿选择“不离开家”的家庭养老或居家养老。
传统的家庭养老,是由家庭提供所有的养老服务。但由于家庭小型化等因素,现代家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养老需求了。居家养老应运而生,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再送到家。专家认为,居家养老是经济高效的养老服务方式。一个家庭如果有老人需要照顾,势必分散子女精力影响工作,雇请保姆一般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经济负担。居家养老服务以康复中心和托老所等为依托,组织专业护理人员将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不仅减轻了老人家庭负担,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也更为高效。
由于身体原因,最近两年,78岁的李大爷和老伴轮流到三个子女家中居住。但子女的悉心照料并没有让老人感到踏实。“孩子们上有老下有小,照顾我们也很累,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老人说,“希望养老机构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当我们在家‘不能动’,有需要时,能有人来照顾。
专业服务随叫随到
8月8日,是家住长沙市岳麓区80多岁的孤寡老人陆爹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第一天。养老护理员杨罗清一早就赶到老人家中,给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陪老人聊天。“今天到了两位老人家里,只要老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打个电话,我就会上门服务。”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员,每个月,杨罗清都会到服务对象家里提供4-8次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家庭服务、陪同服务、健康管理和精神慰藉等。
别看都是些做饭、陪同去医院之类的小事情,一个月20多户老人家跑下来,可也不轻松,“有时候晚上也要陪同老人上医院”。在很多人眼里,做养老护理员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不被人接受,想过放弃吗?杨罗清坦言,自己去年动过一次辞职的心思,但时间长了,老人们已经离不开杨罗清。“老人一听说我想走,眼泪就流了出来,我也觉得很舍不得这些老人,还是坚持下来了。”杨罗清说。
老人对杨罗清的依赖,源于这位居家养老护理员对老人的付出。杨罗清的服务对象,家住长沙市雨花区金地社区的宋秉清、王秀珍等4位老人渴望有人陪她们到公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到老人的心愿后,去年11月,杨罗清带着她们到南郊公园游玩。104岁的宋秉清连声夸赞杨罗清是自己“知心贴心的‘女儿’”。老人说:“她一个月会来家里好几次,料理家务,陪我聊天。”每次杨罗清的到访都成了老人最期待的日子。
这位在居家养老护理岗位干了6年多的“大姐”对自己的职业有了一些心得:“我们的护理工作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照护,更多的是给予老人精神上的关爱,把老人当做自己的家人来照顾。”
带着“装备包”上门服务
杨罗清所在的雨花区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隶属康乐年华养老服务连锁机构。像她这样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养老护理员,信息平台目前共有44人。据该平台负责人李滇龙介绍,信息平台服务范围已覆盖长沙市区,服务对象分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和市场化服务对象,其中,有250余名老人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这些孤寡、高龄、五保、特困等类型的老人由政府“买单”,免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根据老人日常需求,信息平台每月安排养老护理人员上门为他们提供包括衣服洗涤、家庭保洁、烹饪、家庭护理的家庭服务;包括购物、游园、办事、看病打针的陪同服务;包括保健按摩、检查身体、康复器材锻炼的健康管理;包括书报、棋牌、手工书画、交流谈心的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并根据老人需求延伸相关服务。
“人老了,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很多老人都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需要经常注意身体的变化。”记者了解到,从8月下旬起,杨罗清上门为老人服务将携带更专业的护理员“装备包”。记者在康乐年华养老服务连锁机构看到,最新“出炉”的养老上门服务装备包里包含速效救心丸、碘酒、创可贴、电子血压计等医药用品,还有为养老护理员提供方便的水杯、雨伞、工装等生活用品。
“我们要求护理员为每个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康乐年华相关负责人介绍,机构为每个老人发放了一张卡,在健康检测时老人刷卡后其信息自动进入系统,护理员为老人测量血压、体温、血氧等健康信息也实时传入系统。通过健康档案,机构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当某项数据出现异常后,会为老人提供健康建议,并及时送老人去就医。”他表示,“装备包”为该公司在湖南养老机构中的首创之举,可以帮助老人做到提前预防。
“养老护理员的服务您还满意吗?”几天之后,信息平台会对老人进行电话回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每一位接受服务的老人会收到一份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派工单,养老护理人员上门服务结束后,由老人签字确认,并由其所在社区进行回访。
关键词:老人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