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养老网讯前两年,住在郑州晚晴老年公寓的白先生突发脑梗,护理人员发现后,立即把他送到了晚晴老年医院。医院紧挨着老年公寓,是晚晴集团探索医养结合的成果之一。“因为救治及时,老人才没留下后遗症。”晚晴老年公寓业务院长金凤说。
很多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都对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充满期待。可事实上,因医保等政策限制,即便是养老机构内有医院,很多老人仍需要在医院与养老机构之间奔波。看上去很美的养老模式,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医养结合解决不少问题
事实上,不少老人期待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几年前就已在郑州出现。
郑州晚晴养老集团老年公寓里的老人,就是最早体验到“医养结合”好处的人。住在该公寓里的邓老太已79岁,她说,年龄越大身体越不便,养老院里有医院,每天还有医生来检查身体,这样很安心。
晚晴老年公寓业务院长金凤说,前两年有一位姓白的老爷子,突发脑梗,护理人员发现后立即把他送到了老年公寓旁边的晚晴老年医院。“因为救治及时,老人才没留下后遗症。”金凤说。
不仅是晚晴集团,很多养老机构都在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比如2013年8月开诊的郑州第九人民医院爱馨医院,是河南爱馨养老集团与郑州九院联手打造的,被很多人视为“医院依托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典范”。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郑州九院退出。
河南爱馨养老集团把这种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结合的养老模式,保留了下来。河南爱馨养老集团老年公寓院长陈丛林说,几年下来效果不错。楼上老人生病了,可以到楼下直接看病拿药。“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都已衰退,有医疗的需求。”爱馨医院院长李兴甫说,医养结合模式,确实能解决这些问题。
省政府曾发文积极推进
郑州晚晴养老集团董事长曹红玲说,携手郑州市中医院创办晚晴老年病医院,也是养医结合的一种探索。
曹红玲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受传统观念与经济条件的限制,选择到养老机构的,大都是失能或者半失能的老人。这部分人常常因身体原因,不得不经常奔波于养老院与医院之间。
可对一个民营养老机构来说,医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都难以独自承担,就开始寻求与医院合作,创办了为养老院做服务的医疗机构。
“养老肯定离不开医疗。”郑州九院党委书记常际平说,所以郑州九院也在很久之前,就开始探索医养结合的模式。
在与河南爱馨养老集团合作之前,郑州九院就已经与很多养老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派出专业医护人员到这些养老机构里为老人诊查,建立健康档案。“开通了绿色通道,对需要治疗的老人免费接送。”常际平说,现在已与60多家养老机构合作,还对这些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护理培训。
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处副处长朱铁军说,去年省政府的24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开办医疗机构,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
实现医养结合仍有障碍
曹红玲说,医养真正结合,有很多障碍。住在老年公寓的老人生病了,仍有人会被送到医院住院治疗。
“我们是一级综合医院,很多老人是省医保,所以在这儿住院治病不能报销。”金凤说。
李兴甫说,他所在的爱馨医院已经成为省、市医保的定点机构,但生病期间在养老公寓住时产生的护理费用不能报销,也不能按照住院费报销。
常际平说,即便是住在九院的老人,由于医保政策的限制,很多老人住院时间长或者费用过高,有些费用无法报销,只能自己掏腰包。
曾在一“医养结合”机构工作过的业内人士杨先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医保政策瓶颈已成为阻碍该养老模式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处于医院和普通养老院之间的“模糊地带”,未被纳入医疗机构范畴,老人在医院住院产生的费用可以报销,而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接受的护理、康复、医疗等服务无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部分老人考虑到经济负担问题,还是选择长期在三甲医院“压床”。
可要是把护理等费用都纳入医保,这势必又会导致医保费用过高,财政难以承担。
很多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都对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充满期待。可事实上,因医保等政策限制,即便是养老机构内有医院,很多老人仍需要在医院与养老机构之间奔波。看上去很美的养老模式,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医养结合解决不少问题
事实上,不少老人期待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几年前就已在郑州出现。
郑州晚晴养老集团老年公寓里的老人,就是最早体验到“医养结合”好处的人。住在该公寓里的邓老太已79岁,她说,年龄越大身体越不便,养老院里有医院,每天还有医生来检查身体,这样很安心。
晚晴老年公寓业务院长金凤说,前两年有一位姓白的老爷子,突发脑梗,护理人员发现后立即把他送到了老年公寓旁边的晚晴老年医院。“因为救治及时,老人才没留下后遗症。”金凤说。
不仅是晚晴集团,很多养老机构都在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比如2013年8月开诊的郑州第九人民医院爱馨医院,是河南爱馨养老集团与郑州九院联手打造的,被很多人视为“医院依托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典范”。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郑州九院退出。
河南爱馨养老集团把这种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结合的养老模式,保留了下来。河南爱馨养老集团老年公寓院长陈丛林说,几年下来效果不错。楼上老人生病了,可以到楼下直接看病拿药。“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都已衰退,有医疗的需求。”爱馨医院院长李兴甫说,医养结合模式,确实能解决这些问题。
省政府曾发文积极推进
郑州晚晴养老集团董事长曹红玲说,携手郑州市中医院创办晚晴老年病医院,也是养医结合的一种探索。
曹红玲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受传统观念与经济条件的限制,选择到养老机构的,大都是失能或者半失能的老人。这部分人常常因身体原因,不得不经常奔波于养老院与医院之间。
可对一个民营养老机构来说,医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都难以独自承担,就开始寻求与医院合作,创办了为养老院做服务的医疗机构。
“养老肯定离不开医疗。”郑州九院党委书记常际平说,所以郑州九院也在很久之前,就开始探索医养结合的模式。
在与河南爱馨养老集团合作之前,郑州九院就已经与很多养老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派出专业医护人员到这些养老机构里为老人诊查,建立健康档案。“开通了绿色通道,对需要治疗的老人免费接送。”常际平说,现在已与60多家养老机构合作,还对这些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护理培训。
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处副处长朱铁军说,去年省政府的24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开办医疗机构,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
实现医养结合仍有障碍
曹红玲说,医养真正结合,有很多障碍。住在老年公寓的老人生病了,仍有人会被送到医院住院治疗。
“我们是一级综合医院,很多老人是省医保,所以在这儿住院治病不能报销。”金凤说。
李兴甫说,他所在的爱馨医院已经成为省、市医保的定点机构,但生病期间在养老公寓住时产生的护理费用不能报销,也不能按照住院费报销。
常际平说,即便是住在九院的老人,由于医保政策的限制,很多老人住院时间长或者费用过高,有些费用无法报销,只能自己掏腰包。
曾在一“医养结合”机构工作过的业内人士杨先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医保政策瓶颈已成为阻碍该养老模式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处于医院和普通养老院之间的“模糊地带”,未被纳入医疗机构范畴,老人在医院住院产生的费用可以报销,而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接受的护理、康复、医疗等服务无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部分老人考虑到经济负担问题,还是选择长期在三甲医院“压床”。
可要是把护理等费用都纳入医保,这势必又会导致医保费用过高,财政难以承担。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