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7-12 15:18:0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随着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各大城市也纷纷思考养老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也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还是试水养老地产。
         
        统计局数据显示,重庆比权夺提早5年进入老龄化阶段,那么,重庆是否能够率先在养老地产领域领先呢?它又具备哪些可行性条件,戴德梁行就重庆养老地产的机遇进行了盘点。
        

        重庆老龄化问题突出,“银发市场”前景广阔
         
        据市统计局数据,重庆在1994年底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比全国提早5年;重庆老龄化率和老年抚养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重庆老龄化面临着时间早、老龄化程度高、家庭养老压力大等三大特点,养老形势十分严峻,但也孕育着巨大的“银发产业”市场,养老地产发展前景广阔
        

        重庆养老市场正值红利窗口期,迎来开发投资契机
         
        重庆作为全国首批养老体系建设的5个试点省市之一,政府频繁出台各类鼓励政策,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到2014年《关于调整社会养老机构补助标准的通知》,为重庆养老地产的开发投资带来发展契机。
        

        重庆养老地产由初级阶段开始转入快速发展阶段
         
        养老市场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口占比密切相关,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65岁以上老龄人口突破10%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重庆人均GDP与国际标准有一定差距,而老龄化比例已达到国际通行标准,因此,重庆养老地产市场目前具备了需求环境和一定的经济条件支撑,处于初级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的过渡期。
         
        市场供需缺口巨大
         
        据统计,重庆目前能提供的养老床位为16.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7张,远低于全球50至70张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照全球最低平均水平每千名老人50张床位标准,重庆养老床位的需求为31万张,缺口高达15万,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
         
        市场分布不均衡
         
        据统计,重庆目前养老机构中,63%为公立型养老机构,剩下37%为带有民营性质的养老机构,公立型养老机构占据市场主导;供应主要布局于沙坪坝、巴南区、占总体供应量50%,从供应布局上表现出养老地产对近郊生态资源有一定依赖性。
         
        产品处于初级探索期
         
        据DTZ统计,重庆目前养老产品仍以福利院、养老院等传统养老产品为主,占据总供应的70%,整体档次较低,仅提供基本护理和基础的生活配套;老年公寓等新型市场养老产品占据总供应量的30%,但以中低档为主,近年来开始出现新型的中高档次养老公寓产品,主要在适老化设计、护理和配套方面有所改善,但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无成熟体系。
        

        重庆养老需求偏好
         
        据DTZ据戴德梁行重庆公司调查了解,受重庆气候季节性特征,夏季长时间避暑成为“刚性需求”,据调查,重庆养老机构入住率呈现季节性特征,夏季入住率远高于冬季入住率;其次,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对健康关注度逐渐提高,因此医疗护理服务及配套式老年客群关注的核心;从交通距离上讲,养老客群偏好1小时车程内的城市近郊或城市中心,主要方便就医和子女探望;由于环境和空气问题逐渐引起重视以及城市养老设施景观资源有限,多数养老客群表现出对养老的生态环境的重视。
         
        未来发展趋势
         
        区位——逐渐由市区中心向城市近郊发展
         
        受交通距离、家庭探望时间成本以及客户对生态环境的诉求逐渐扩大,未来养老地产将由城市中心逐渐向城市近郊生态区域转移发展。
         
        养老模式——居家模式、社区模式、机构模式逐渐融合
         
        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居家模式仍占据核心地位,对亲情和家庭的情感需求仍为老年人共有需求特点;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家庭养老压力逐渐加大,以及受老年客群的需求层次将由初级需求逐渐升级为高层次需求影响,养老模式将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中福养老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