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7-12 23:46:5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一辆已经上了年纪的破旧单车,两个简单的背包,8日一大早,一个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出现在太原街头,车筐上挂着一块自制的牌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晋城—武乡—太原—左权—黎城,自行车千里行”。
            
        老人名叫张新虎,再有一个月就61周岁了,是晋城市树脂厂的一名退休干部,太原是他此次千里骑行的第二站,而这一站他要去的唯一一个地方就是“雷锋小学”——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二校。“这次挺幸运的。”张新虎告诉记者,学校7月6日已经放假,当他赶到太原时已是7月7日,经过沟通,“雷锋小学”热情接待了他。“这是我参观过的第7所‘雷锋小学’。”张新虎说,他从小唱着雷锋的歌曲、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他要把雷锋的精神传承好。
            
        身体尚未恢复他就开始了纪念抗战胜利骑行
            
        去年冬天张新虎就开始筹措这次千里骑行,“自己喜欢骑车,又有红色情结,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他说。
            
        但这一次,他遇到了一些阻力,“家里人担心我的身体,不让出来。”张新虎说,去年秋天他做过一次腹部手术,虽说术后恢复得还不错,但毕竟伤了元气,家人担心他一个人远行身体会吃不消,“但他们还是打心眼里支持我。”说起家人,张新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每当逛街时看到户外必备的物品时,他们总会说这个是我需要的。”
            
        在家人的支持和担心中,6月30日,张新虎从晋城出发,踏上了千里骑行的路程,“没想到,刚刚骑出去10公里,就遇到了难以承受的困难。”力不从心、呼吸紧促、不能过分用力,那时候,张新虎感觉到浑身乏力,继续前行还是掉头返回,身体的异常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做出决断,“坚持下来,不能后悔,一定要走下去。”有了信念,他继续蹬着车子前行,骑不动了就慢一点,以前一天时间能到的有时候就骑上两天,“骑到30公里以后,感觉稍微好了点。”
            
        第一天,他只骑行到了高平;
            
        第二天,身体状态还不是很好,他骑行到了屯留就歇息了;
            
        第三天,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逐渐进入了状态;
            
        第四天中午,张新虎终于到了他此行的第一站——武乡。
            
        第一个目标完成了,这给了他更大的动力,第六天一早,他就从武乡出发,向着第二个目标太原骑行。一路上,崎岖的山路,炙热的太阳,都在考验这位六旬老人的意志力,“那天没有穿防晒衣,一个小时胳膊就晒黑了。”8日中午,张新虎挽起短袖让记者看他黑白分明的胳膊,“一路上看着匆匆而过的公路里程碑,每走过一个,就向前多走了一步。”他说虽然很累,但每一个里程碑都是自己人生新的辉煌。
         
        回延安、登井冈山他的红色之旅从未停息
         
        张新虎说他的第一次骑行可以追溯到1995年的冬天,那时还是企业工会干部的他,为了节省开支,与同事骑车1700多公里去慰问离退休职工。也正是那一次,给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骑车对于身体有很大的益处。之前,张新虎体质不好,小病常有,“骑车越多,身体越好。”自从开始骑行,他的体质有了很大的改善。
            最初他只是和一些骑友们活跃在晋城周边,2010年下半年,他开始琢磨着怎么才能让自己的骑行活动更有意义。“去延安!”考虑到2011年是建党90周年,张新虎把这个魂牵梦绕了多年的想法提出来,得到了骑友们的支持。
            
        查找资料、确定行程、准备行囊……因为是第一次出远门,张新虎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2011年5月25日,他们一行三人开始了“非专业”的远行,说是非专业是因为三名骑友一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二也没有专业的装备,张新虎更是骑着一辆破旧的26永久自行车。第一天,骑行非常顺利,三辆不起眼的旧单车骑行了100多公里,但第二天就遇到了状况,快到襄汾时,张新虎的车坏了,好几次都没修好,只能推到襄汾县城才修好得以继续前行。就是这样一路修修补补,仅用了6天半时间他们就到了延安。“第一次出远门经验不足,在回程的时候遇到了危险。”回想起那次的遭遇,时过四年,张新虎的情绪依然难以平复,那一天,对于他们来说是又惊又险,因为归心似箭,一路上三人你追我赶,上午从延长县城出发,下午不到5点左右就到了位于该县中部的张家滩镇,因为天色尚早,三人决定再往前走,但之后的路况之糟糕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天渐渐黑了,但离住宿的地方还有30多公里,最让人头疼的是,水没了,干粮也没了,月初的晚上没有月光,看不清前方的路,在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沟的山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煎熬了好几个小时,到了晚上12点左右才到了黄河岸边一个叫骡子口的地方住了下来……“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张新虎说那一天的经历,让他们积攒了更多远行的经验,此后的几年里,他红色骑行之旅一直没有停止:
            
        2012年,他穿越太行山来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又骑行到北京;
            
        2013年,他历时45天,骑着单车去了井冈山;
            
        7月8日下午,张新虎再次出发,他要去此行的第三个目的地——左权,骑上那辆跟随了七八年的“老车”,尽管车头还有些晃荡,但他努力地骑稳。透过1000多度的近视镜片,记者觉得他的目光炯炯有神……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