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6-28 13:46:4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院】6月25日一早,75岁的李焕民老人准时来到太原市尖草坪区的江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泡上一杯热茶,顺手摊开报纸,开始了一天的悠闲生活。“早上出门,晚上回家。每天到这里会友娱乐锻炼身体,就像上班一样有规律。”
            
        像李焕民一样喜欢待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并不少。活动室里,七八个老人正围坐在一起,或看书读报,或吃着水果,或谈天说地,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阅览室里,时事、文学等各类书籍、报刊摆放整齐;休息室里,躺椅、电视机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棋牌室里,象棋、扑克等休闲用品应有尽有……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幸福指数很高。原因何在?老人们会乐呵呵地给出答案——江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事实上,对于这家运行已一年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的大爷大妈们都亲切地称为“养老服务站”。对于这种居家养老新体验,业内人士佩服地称为“江阳模式”。
         
        现状:居家养老为最佳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养老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多年来,我省养老服务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养儿防老。由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加之独生子女的影响,家庭养老能力变弱,而中青年家庭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照料老人已经力不从心。二是社会养老。太原市共有养老机构53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只有4个,民办养老机构22个,农村养老机构27个。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先进,管理规范,但由于养老机构不足,床位太少,平均千名老人只有12.4张床位,普通老人想住排不上队;公寓式民办养老机构价格高,能自理的老人每张床位每月1800元,普通老年人住不起;有一些民营和农村养老机构设施简陋,条件比较差,老年人住在这里子女不放心。
            隶属于太原市尖草坪区的江阳社区,有常住人口1.2万余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000余人。在这些老人中,空巢老人、疾病老人达1500人。养老问题显得异常突出。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千好万好,不如近邻好。”许仙梅老人的说法代表了大多数老人对于养老问题的想法——能在家里养老是再好不过的事。
            
        所幸的是,2014年5月5日,一项酝酿已久的养老服务项目——江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启动运营。
            
        在采访中,对于这个成立一年多的养老服务中心,资深晋剧票友许仙梅老人赞不绝口:“大家都特别爱来这儿,像我们这些戏曲迷们每礼拜都会组织三场活动,别看这里占地面积不大,吸引力可不小,比如向阳店、南岗等附近四五个村的老年人也都对这里特别着迷……”
            
        家住江阳社区的郭振馨老人更看重这里的“老年餐桌”。
            
        “老伴五年前走了,孩子每天早出晚归,顾不上给我做饭,我一个人在家,也不愿意开灶,来这里吃饭,花钱不多,还能品尝不同菜肴,挺好!”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还开发了老年用品市场,设立了老年用品商店,同类商品价格比市场上低10%左右,每天都有众多老人前来购物,增强了中心的“造血”能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之所以受到老年人的喜爱,是因为其集阅览室、棋牌室、日间照料室、理疗室、老年商店等于一体,可以向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日间托养、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服务。而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符合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老人们想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服务中心联系旅行社,组织老人天南海北走天下;老人们身体不适卧病在床,服务中心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嘘寒问暖……
            
        “不离乡、不离家、不离亲,这样的居家养老方式让我们满意!”老人们纷纷表示。
         
        模式:整合资源聚合力
         
        谈到江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得不提起其创办人李金泉。今年78岁的他,上世纪末从江阳化工厂退休后,通过开办驾校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又成立了山西金盛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涉足家政服务业……在李金泉心中,哪个老哥们爱编顺口溜?哪个老同事身体有病?哪个老朋友子女总不能陪伴身边?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老人有‘三怕’,怕做饭、怕生病、怕寂寞。而大多数老人的生活状况却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江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创办人李金泉说,自己也是老人,最了解老人的心,因此就想为老人们建一个吃饭、活动、休息的地方。
            
        那么,是开设养老院还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段时间,李金泉为此颇费思量。于是,他围绕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心理诉求、生活状况展开了调研。“在我国目前庞大的老年人口中,有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约7%的老年人在社区享受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老年人希望进到养老院得到专业的医疗和护理。”他调研后认为,“居家养老”是江阳社区老年人最喜爱的养老方式。
            
        就这样,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构思在李金泉脑海中成型,并很快付诸实践。2014年5月5日,李金泉出资百万元,改造了江阳劳动服务公司第一个闲置厂房,建起了面积达956平方米的江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虽然,江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刚刚起步,力量有限,但相比较于之前的居家养老服务,新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更显多元。据了解,为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居家养老模式,服务中心从一开始便针对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少、服务质量不高、发展难以为继的现状出招,最终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的三个特色——为增强服务能力,服务中心与山西金盛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以家政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保洁、衣物洗涤、病患护理、家庭水电维修等服务有了保障;联合江阳职工医院,添加了健康管理、疾病防治、老年病房服务、心理疏导等内容;联合江阳快餐店,老年餐的制作与配送没有了后顾之忧。
            
        “居家养老模式,进一步合理配置了社会资源,实现了养老成本和各类资源的共赢。同时,‘就近养老’的方式也更符合中国传统养老观念,使养老不脱离家庭,让老年人有归属感,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李金泉充满信心地表示。
         
        未来:大力开拓发展空间
            
        江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成立一年多,目前来看,还仅仅是个公益事业,养老服务中心的大多数都属于免费服务,剩下的只收成本。
            
        以开办老年餐桌为例,首先要完善硬件设施,其次是水暖电气供应费用和炊事员、服务员的工资以及购买各种蔬菜、肉食、调料等费用,如果把这些费用按照市场价格摊入成本,每人每顿饭的标准至少在15元以上,老年人根本承受不了。服务中心虽然取得了驻地企业的支持,制作老年餐,免收能源费,把每人每顿饭的标准降低到10元,经营了4个月接待200余人次就餐,但粗略计算,10个餐桌共亏损1500余元。值得欣喜的是,这一顾虑将随着市政府推出的建立老年餐桌的民生项目计划而消除。
            
        采访中,不少关心和关注着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士纷纷表示,长远来看,居家养老工作更多是需要通过养老企业承担的,虽然政府会购买服务、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但个人也要适当买单,最终成为一种产业。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属性决定了该行业是微利行业的性质,因此,政府购买服务是这些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养老企业的突出优势是能够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而且也能从中寻找到利润空间,所以政府需要加以鼓励、引导,并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经营空间。
            
        同时,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服务人员,应该纳入社会工作者范围,享受社工待遇,使他们劳动更有尊言,更加体面。这些人员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直接影响了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因此在走上岗位之前,先得加强从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中福养老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