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6-23 13:06:3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于2015年1月14日公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这一比例与企业职工一致。此事在社会上引起舆论风波,请问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中公点评】
        我国退休金实行双轨制,社会企业单位实行“缴费型”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免缴费型”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之后,国家按照其工龄和退休之前的工资,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计发养老金。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按照现行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可以拿到退休前工资的90%的退休金,而企业职工每月拿到的退休金大概是在职每月工资的60%,从金额来看,差距大概是三到五倍,由此可见双轨制对作出同等贡献的企业职工严重不公。同时,机关事业单位丰厚的养老退休金严重影响着人才的合理流动,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公职人员一旦中途离职就会失去一大笔养老金,导致公职队伍能进不能出,此外,随着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日益增长,双轨制也给我国财政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关于取消双轨制的呼声越来越多,但是一直未能形成有效方案,因为这项改革的推动者就是双轨制的受益者,养老保险双轨制能否顺利改革,取决于改革者的决心有多大。从此次并轨方案来看,改革者愿意牺牲个人利益,足见其打造社会公平的勇气。在这次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提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这一比例与企业职工一致。根据决定,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此项规定的灵活性,避免一刀切,能够有效安抚人员。
        那么此次新的调整方案,一定能够破除之前双轨制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吗?据统计数据显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超过80%,甚至有的可以达到100%。但是,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却在50%以下。随着改革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会越来越小,但是短期之内,由于二者差别立即趋同恐怕不大可能。要想实现二者并轨,统一标准,统一待遇,除了降低公务员养老金,还要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目前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每年涨幅差不多在10%左右,在当下物价飞涨的时代,这样的涨幅相对较低。适度提高企业职工退休金,同时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才能尽快缩小二者的差距。
        新的改革决定要求单位为员工缴纳20%的养老保险,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这笔钱从哪来,怎么花,政府每一步都要“精打细算”。从目前来看,能做的就是先从精简公职队伍入手,减少冗员,节省行政开支。当然,除了精简接待、会议等行政工作之外,还需要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资力度和对财政资金的科学管理。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