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6-12 22:33:0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院】近日,一份《2014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显示,54.6%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动,超过六成的农村老人不喜欢进城养老,出现“被迫留守”的状况。同时,从鲁山养老院起火到长江沉船事件中不幸逝去的老人,这些新闻,将养老问题沉甸甸地摆在公众面前。面对已经到来的“银发浪潮”,惟有个人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共同给力,才能为老年人构建起有尊严的生活。
         
        有分析指出,从2014年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养老是巨大的市场。目前,中国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只有26张,养老的刚性需求甚为迫切。然而,《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医疗保障发展指数”是惟一及格的项目,“养老金发展指数”得分略有提高,而“老龄社会与银发经济发展指数”不仅未及格,且得分比上年进一步降低。
         
        对于“银发经济”,“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得更好。最近几年,随着政府投入持续增加,并以公建民营、政府补贴、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方位的养老体系逐步建立。不过,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中国的民办养老机构,一半以上只能维持收支持平,40%的长年亏损,能盈利的不足9%。发生火灾的鲁山养老院,因为收费无法提高,经营者只能靠扩大规模、增加入住老人提高利润。北京市养老床位缺口近5万张,养老机构入住率却仅为40%,出现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的怪象。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调整市场行为造成的功能错位。
         
        过上有尊严的老年生活,不仅要求“老有所养”,更包含“老有所乐”。《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显示,四成多农村老人喜欢与子女同住。天伦之乐和老友欢聚等,仍是最根本也最朴素的诉求。政府和社会可以“替天下儿女尽孝”,却难以实现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有的时候,十次远隔千里的汇款,不如子女和老人“一碗面的距离”。全国老龄办曾倡导推出“新二十四孝”、建立父母关爱卡、教会父母上网、鼓励单亲再婚等行动,就是试图在传承与创新中,涵养契合现代社会特征的孝德。
         
        更进一步看,任何群体的尊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于社会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当中。从大妈跳广场舞引起的纠纷,到因让座引发的跨年龄冲突,再到老年保健品推销的“温情陷阱”,老人常处在社会联系的精神孤岛。当然需要营造尊重老人的风气、完善保护老人的机制,但同时也应创造让老人发挥余热、让老人理解青年、让老年群体更好融入社会的环境。一个“老慈幼孝”的社会,更能让老年生活获得更真实的尊严。
         
        老龄少子化是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面对的问题。不久前,媒体报道了90后小伙李治浩建立“家庭基金”的故事。家庭成员共同出资并各司其职,通过增加聚会和增进沟通,把三代家庭凝聚在一起,颇有新意的尽孝方式令人眼前一亮。根据上一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90后人口总数比80后少23%,00后又比90后少16%,处于人口递减“腰部”的青年人群,同时面对着养老和被养老的双重压力,将来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作为,至关重要。
         
        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得好: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今天还年轻的70后、80后的责任和压力最大,但也应在养老转型中最有改革动力、最有创新欲望。只要付出更多努力,拿出更多智慧,我们就能为父母创造物质和精神上都有尊严的生活,也才能保证将来自己能够优雅地老去。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