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6-10 10:33:0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院 候鸟养生】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人赡养问题日益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是在家养老还是送到老人院,成了很多家庭难以取舍的纠结。记者在对老人院进行调查时,很多家属希望不被曝光,因为他们将老人送到老人院“不是不孝是无奈”。
         
        按照“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把老人送到老人院确实显得不孝,害怕曝光背负骂名,确实情有可原。然而,这毕竟不是农耕时代。当“远游”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行孝模式就应该做适当调整。不知变通的固守传统,这是愚孝,很不合时宜。
         
        孝顺老人,除了物质保障,更要有精神慰藉。这些固然要以一定形式呈现,但根本还是在于孝的内容,看你平时对老人怎么样,送老人院之后又怎么做。天天守着老人未必就是孝,在哪里养老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呆在身边却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案例我们听的多了。不开心,没快乐,何来幸福?何言孝顺?
         
        其实,如果做子女的能换个角度思考,也会茅塞顿开。不是常有人说老人是“老小孩”吗?既然我们能放心地让自己的孩子进托儿所,那么,让老人进养老院又有何不可呢?尤其养老院在护理方面还存在着家庭养老无法比拟的优势。至于老人最害怕的孤独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
         
        一者,老人院本身就具有老人群居性特点,年龄相仿,兴趣爱好相似,自然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二者,如今的科技这么发达,手机、可视电话、电脑视频等早已不是稀有品,啥时想见面了,都可以随时“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既弥补了老人亲情滋养的缺憾,也 飧了子女的思念之苦。
         
        在养老问题上,我非常认同西方的养老观念,就是当儿女力不从心时,将老人颐养天年的责任转托社会。这绝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换一种养老方式。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之时,这种养老方式,未见得会被人戳脊梁骨,也不该被人戳脊梁骨,而是应该不断得到强化,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并最终成为更多人的主动选择。遮遮掩掩、拘泥形式的孝,如果因此给老人内心增添负疚感,就不仅仅是迂腐,简直就是一种大不孝。
         
        “不是不孝是无奈”,其实还流露出了家属内心另一种隐隐担忧,就是进了养老院的老人,生活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养老院安全是否能够保证。体恤为人子女的这种拳拳之心,是全社会的责任。而能给他们信心的,就是别让老人遭打受虐,别再出现大火烧出的悲剧深深刺痛他们的心。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