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水北镇伍塘村“颐养之家”看到,10多个老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喷香的免费红烧肉、豆角等饭菜,一边其乐融融地交谈着。其实,这样温馨的场面在该镇不少村里都能看见,这是我市正在试点的被村民们津津乐道的“颐养之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为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我市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举措,逐步构建以县(区)社会福利院和乡(镇)敬老院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机构,对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实行政府兜底养老;以村(居)委会为平台,大力新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市民居家养老服务要求;以民办养老福利机构为载体,为市民提供高、中、低端养老服务;以社团、慈善、志愿服务为依托,为困难老人提供无偿服务和社会爱心捐助,形成对各类老人养老全覆盖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我市制定优惠政策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给予重点支持。养老机构用地优先纳入城镇土地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与各类学校教学用房、图书馆、实验室建设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对民间资本新建养老机构,按核定床位数给予每张床位一次性建设补助2000元,最高补助100万元。对租赁用房办养老机构,按核定床位数每张补助1000元,最高补助50万元,并按收养老人数每人每年200元标准给予运营服务补贴,补贴时限为两年。对具备医护专业人员和设施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设立康复医院、医务室等医疗机构,并纳入城镇职工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为加大县(区)福利院、敬老院等建设力度,近年来,我市每年争取上级“三院”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对全市“三院”有计划地实施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目前,全市共新建敬老院4个,改(扩)建敬老院6个,新增床位600张。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接纳有入住需求的农村老人,发挥敬老院的养老服务实际效果。我市还积极开展农村“颐养之家”试点工作,逐步探索出“政府扶持、乡村组织、爱心捐助、群众参与”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去年,我市启动市养老福利中心项目建设,计划今年9月竣工,届时,可容纳300余人养老。
近年来,为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我市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举措,逐步构建以县(区)社会福利院和乡(镇)敬老院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机构,对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实行政府兜底养老;以村(居)委会为平台,大力新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市民居家养老服务要求;以民办养老福利机构为载体,为市民提供高、中、低端养老服务;以社团、慈善、志愿服务为依托,为困难老人提供无偿服务和社会爱心捐助,形成对各类老人养老全覆盖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我市制定优惠政策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给予重点支持。养老机构用地优先纳入城镇土地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与各类学校教学用房、图书馆、实验室建设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对民间资本新建养老机构,按核定床位数给予每张床位一次性建设补助2000元,最高补助100万元。对租赁用房办养老机构,按核定床位数每张补助1000元,最高补助50万元,并按收养老人数每人每年200元标准给予运营服务补贴,补贴时限为两年。对具备医护专业人员和设施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设立康复医院、医务室等医疗机构,并纳入城镇职工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为加大县(区)福利院、敬老院等建设力度,近年来,我市每年争取上级“三院”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对全市“三院”有计划地实施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目前,全市共新建敬老院4个,改(扩)建敬老院6个,新增床位600张。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接纳有入住需求的农村老人,发挥敬老院的养老服务实际效果。我市还积极开展农村“颐养之家”试点工作,逐步探索出“政府扶持、乡村组织、爱心捐助、群众参与”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去年,我市启动市养老福利中心项目建设,计划今年9月竣工,届时,可容纳300余人养老。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