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5-17 11:27:3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在今年养老金亏空3000亿元、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尚未实施之际,如何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改革成为重中之重。
         
        近期继职业年金办法、商业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次第出台之后,下一步,业内期待已久的是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年内落地。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养老金与投资管理论坛”上表示,随着相关政策推出,中国版IRA(个人退休账户)即将激活。
         
        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个人对其账户的投资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即可以决定资产配置及比例。与之相匹配的是,险企、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对分食庞大的养老金蛋糕亦跃跃欲势。
         
        亏空3000亿,养老金亟须保值增值
         
        5月13日,财政部特别澄清,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具体方案尚在研究。此前,坊间传闻,划转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据悉,该工作由财政部牵头,国资委、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会、证监会等部委共同推进。
         
        与中国养老体系改革顶层设计日臻完善的同时,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养老保险的大幅贬值与缩水。
         
        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基金收不抵支,且相比此前几年的预算执行情况,“亏空”越来越大。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剔除财政补贴后,当期保险费收入与支出相减,“亏空”3024.87亿元,比2014年的收支差1563亿元,显著扩大。
         
        据郑秉文测算,多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年均回报率约为2%,低于2011年5.4%的通货膨胀率,低于2007年到2012年实行市场化企业年金投资8.35%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低于2000年至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均8.13%的收益率,也低于20年来全国城镇职工14.85%的平均工资增长率。
         
        来自审计署的审计结果也佐证了郑的判断。
         
        去年8月,审计署对全国社保基金的审计结果显示,由于负利率的侵蚀,“躺”在账户中高达2.7万亿元的养老金仅2013年的损失就高达178亿元。
         
        从某种角度上说,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其实比划转国资做实账户、保证流动性以及不发生支付危机更为紧迫。
         
        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养老金保值增值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养老金投资运营基本方案将在下半年报国务院审定。未来将按市场化原则实施多元化投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由专业投资机构运营,并限制养老金入市比例。
         
        保险规模大VS基金业绩佳
         
        规模庞大的养老金市场一直被保险资管、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无限觊觎。而养老金第一、三大支柱的基本结余都有望进行市场化投资运作。
         
        仅以全国社保基金2万亿元规模,投资权益类资产最高比例不超30%保守估计,地方社保基金全面入市后,至少带来6000亿元增量资金。上述数字尚不包括划转资产、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商业保险、个人养老险税收递延优惠政策之后带来的增量。
         
        博时基金总经理助理耿红表示,公募基金在养老金业务上大有可为,未来基金公司也可以发行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养老基金产品。
         
        而专业投资机构的加入也对改变国内A股散户为主导的畸形市场结构至关重要。
         
        “因为养老金机构化的投资通道和投资制度建设相对缓慢,造成了目前股市快速转牛的过程当中,投资者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比较少,特别是长期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比较少。”在同一场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上交所数据显示,2013年,自然人投资者年末持股市值为29609.52万亿元,占比21.78%;然而,交易额占比却高达82.24%,这是与成熟市场最显著的差异。
         
        而另一面,在中国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下,基金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在第一支柱中,投资渠道相对较窄,基金尚未参与;第二支柱中,由于个人选择权缺失,基金的专业性无从发挥;第三支柱中,商业养老保险先行,基金参与的方式还未知。”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分析。
         
        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竞争中,保险公司占据了大半江山。
         
        从2014年企业年金市场占有率来看,7家保险公司占据了50.68%的市场份额,11家基金公司占据市场40.24%的份额,两家证券公司占比9.08%。市场规模最大的是平安养老,达到1030亿元,占比13.95%。从发行数量上看,保险公司也高于基金。
         
        不过,作为全国社保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的业绩亦可圈可点,这也为基金未来参与养老金投资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据社保基金理事会统计,全国社保基金自建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达8.36%(其中2014年11.43%),远超同期通货膨胀率,也明显高于目前各地基金的实际收益率。
         
        在全国社保理事会甄选的18家基金管理人中,有16家是公募基金,合计管理了33只社保基金。
        

        推广生命周期基金时机成熟?
         
        除了划拨国有资本补充社保基金、上报养老金投资运营方案之外,大力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等增量部分来分散养老金体系风险也成为政府减轻财政资金压力的新抓手,且新政频出。
         
        继上个月,国务院下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千亿元职业年金“破冰”之后,5月6日,商业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为进一步健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加瓦添薪。这也意味着,业界期盼已久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正在酝酿之中。两会期间,就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问题,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年内将出台具体政策或进行试点。
         
        郑秉文表示:“(随着个人养老险税收递延)相关政策的相继落地,中国版的IRA即将问世,这可以看成是对生命周期基金的一个呼唤。”
         
        据介绍,生命周期基金是动态调整的投资工具。如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高风险的资产配置多一些,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风险权益类的资产配置会越来越少,固守类资产则越来越多。目前,美国大约1/4~1/3的养老金来自生命周期基金。
         
        然而,截至目前,国内只有汇丰晋信、大成两家基金公司发行了两只生命周期基金。
         
        “后续没有再发行同类产品主要是因为国内养老金市场始终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主要是没有对养老金税收方面的优惠,无法为养老基金提供足够的吸引力。”汇丰晋信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生命周期基金的发展仍然需要基于有无良好的养老金投资市场,而国内尚缺乏鼓励养老金投资的相关政策特别是税后优惠。
         
        显而易见,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或将成为撬动生命周期基金的杠杆。
         
        钟蓉萨强调:个人递延税收体系只去买商业保险是不全面的,“对于个人养老体系而言,要的是个人递延的税收体系下,个人拥有自由的投资选择权。”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版IRA其实就是赋予了个人更多的资产配置的自主权。
         
        从产品的设计来看,除了生命周期基金产品,耿红还提到了四类产品类型,包括:指数型产品、保本保收益类产品、全球配置型产品以及多资产配置产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养老金的资产配置也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收益目标更多倾向到了绝对收益的产品,投资政策也更大程度地进行风险分散和风险对冲。【中福养老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