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南区鱼洞街道下河路29号的绿荫丛中,座落着一幢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的三层独立小楼,这里就是被老人称为“快乐加油站”的文化养老基地,该区唯一的公办老年学习机构――――巴南区老年大学。
每天,老年大学的教室里都会有优美的音乐声飘出、悦耳的歌声传出,老人们在这里唱歌跳舞、写字画画,重温着美好的象塔里校园时光。
普惠免费入学 提升养老幸福指数
退休闲赋在家的老人,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往往不能适应现有的生活状态。为了重拾年青时的兴趣爱好,让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走出家门,来到老年大学 “充电”,通过充实完善自我,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梦想。
为了让更多的老人能够接受文化教育,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巴南区从2013年起开始实施老年普惠政策。凡居住在巴南区内,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或已取得退休资格的中老年人,不用缴纳任何学费,在经过资格审查后,均能在老年大学任意选择一个喜欢的专业进行免费就读。
“2013年实施免费入学至今,来校学习的老人逐年增
多,每期在校学员由原来400多人激增到现在的每期800余人,专业班也由8个增加到14个,但仍不能满足学员的入学需求”老年大学负责人介绍“目前这种政府搭免费搭建公益平台,让大众百姓受益的作法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青睐,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通过在学校的专业培训,老人不仅收获了知识,也让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按需设计课程 满足多元文化需求
作为全区的老年教育基地,老年大校一直坚持 “丰富生活,增长知识,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努力以优质的教学质量,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类型老人的学习需求。
针对老人的个性化需求,老年大学目前共开设了音乐、民族舞、交谊舞、书法、国画等8个专业课程、14个班,其中“瑜伽”、“太极拳”最受欢迎”。 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当期学员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课程再优化和调整,以更贴近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屏住呼吸,慢慢下腰,抬头、挺胸……”老年大
学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教室里,瑜珈班学员们躺在柔软的瑜珈垫上,随着老师的口令,神情专注地练习着瑜珈,汗流满面也浑然不觉。“以前听说过瑜珈,只知道它是年青人的健身项目,一直觉得它和老年人是无缘的,没想到在老年大学里
学习后,我们也能做瑜珈了,而且做得杠杠杠的,呵呵呵呵”学员王阿姨一边优雅地下腰做着老师教授的动作,一边高兴地说道“通过练习瑜珈,我们的精气神越来越足,体形越来越美,整个人也更加自信、更有活力了”她那年青婀娜的体态,真的让人看不出她是已快满68岁的人了。
据悉,下阶段,老年大学将根据老人的需求,适时进行课程的调整和班级的调增,通过增大办学规模,丰富教学课程,让不同层级老人的学习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转换教学成果 培养输送文艺人才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现在社区文化越来越丰富,极需大量的文艺人才进行支撑,因此,我校要求学员不仅要员在学校学有所成,而且要将所学所知带到社区,切实发挥专长,为社区文化发展砖加瓦添”老年大学负责人说道“带着学校的教学成果,现在我校的学员基本上都能融入社区,成为社区的文化的推手和台柱子”
今年60多岁的万敢容是老年大学交谊舞班的学员,早在7年前,万敢容就报名加入了老年大学,现在已成为学校里的优秀学员,探戈、伦巴、牛仔舞样样精通。放学后万敢容还有另一个身份。两年前,万敢容就在铜锣湾广场当起了“坝坝舞”教练,有她带队,各种各样的健身舞蹈轮番登场,热闹的广场上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她。
“放学回家有空余的时间,我就带着街坊邻居一起跳舞,既可以学以致用,又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运动。”万敢容坦言,舞蹈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社区里有什么文艺活动,她都要主动报名参加,大伙儿都说她是文艺骨干。
“老年大学的学员功底深厚,唱歌跳舞样样强,自从来到社区参加我们的文艺团队后,我们社区文化水平都整体提升了一个档次” 鱼洞街道万泉社区的杨书记说“以前由于人才匮乏,社区想排一个象样的节目都非常困难,现在有了老年大学学员的加入,我们社区的节目品种越来越多,内容也更加丰富”。
每天,老年大学的教室里都会有优美的音乐声飘出、悦耳的歌声传出,老人们在这里唱歌跳舞、写字画画,重温着美好的象塔里校园时光。
普惠免费入学 提升养老幸福指数
退休闲赋在家的老人,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往往不能适应现有的生活状态。为了重拾年青时的兴趣爱好,让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走出家门,来到老年大学 “充电”,通过充实完善自我,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梦想。
为了让更多的老人能够接受文化教育,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巴南区从2013年起开始实施老年普惠政策。凡居住在巴南区内,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或已取得退休资格的中老年人,不用缴纳任何学费,在经过资格审查后,均能在老年大学任意选择一个喜欢的专业进行免费就读。
“2013年实施免费入学至今,来校学习的老人逐年增
多,每期在校学员由原来400多人激增到现在的每期800余人,专业班也由8个增加到14个,但仍不能满足学员的入学需求”老年大学负责人介绍“目前这种政府搭免费搭建公益平台,让大众百姓受益的作法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青睐,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通过在学校的专业培训,老人不仅收获了知识,也让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按需设计课程 满足多元文化需求
作为全区的老年教育基地,老年大校一直坚持 “丰富生活,增长知识,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努力以优质的教学质量,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类型老人的学习需求。
针对老人的个性化需求,老年大学目前共开设了音乐、民族舞、交谊舞、书法、国画等8个专业课程、14个班,其中“瑜伽”、“太极拳”最受欢迎”。 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当期学员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课程再优化和调整,以更贴近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屏住呼吸,慢慢下腰,抬头、挺胸……”老年大
学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教室里,瑜珈班学员们躺在柔软的瑜珈垫上,随着老师的口令,神情专注地练习着瑜珈,汗流满面也浑然不觉。“以前听说过瑜珈,只知道它是年青人的健身项目,一直觉得它和老年人是无缘的,没想到在老年大学里
学习后,我们也能做瑜珈了,而且做得杠杠杠的,呵呵呵呵”学员王阿姨一边优雅地下腰做着老师教授的动作,一边高兴地说道“通过练习瑜珈,我们的精气神越来越足,体形越来越美,整个人也更加自信、更有活力了”她那年青婀娜的体态,真的让人看不出她是已快满68岁的人了。
据悉,下阶段,老年大学将根据老人的需求,适时进行课程的调整和班级的调增,通过增大办学规模,丰富教学课程,让不同层级老人的学习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转换教学成果 培养输送文艺人才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现在社区文化越来越丰富,极需大量的文艺人才进行支撑,因此,我校要求学员不仅要员在学校学有所成,而且要将所学所知带到社区,切实发挥专长,为社区文化发展砖加瓦添”老年大学负责人说道“带着学校的教学成果,现在我校的学员基本上都能融入社区,成为社区的文化的推手和台柱子”
今年60多岁的万敢容是老年大学交谊舞班的学员,早在7年前,万敢容就报名加入了老年大学,现在已成为学校里的优秀学员,探戈、伦巴、牛仔舞样样精通。放学后万敢容还有另一个身份。两年前,万敢容就在铜锣湾广场当起了“坝坝舞”教练,有她带队,各种各样的健身舞蹈轮番登场,热闹的广场上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她。
“放学回家有空余的时间,我就带着街坊邻居一起跳舞,既可以学以致用,又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运动。”万敢容坦言,舞蹈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社区里有什么文艺活动,她都要主动报名参加,大伙儿都说她是文艺骨干。
“老年大学的学员功底深厚,唱歌跳舞样样强,自从来到社区参加我们的文艺团队后,我们社区文化水平都整体提升了一个档次” 鱼洞街道万泉社区的杨书记说“以前由于人才匮乏,社区想排一个象样的节目都非常困难,现在有了老年大学学员的加入,我们社区的节目品种越来越多,内容也更加丰富”。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