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5-07 10:11:0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院 候鸟养生】解决养老金缺口的根本办法,还是要通过改革、通过经济发展、通过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养老保险制度中来、通过扩大养老金投资渠道等来解决,而不是损害普通居民的权益。
         
        媒体报道,在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下,养老金预计发放年数低于预期剩余寿命8年,养老金投资回报率大幅跑输待遇增长率,继承制还导致养老金额外支出,个人账户亏损风险日趋严峻。有专家建议,改革继承制,允许个人账户“充公”。
         
        从缓解政府压力的角度出发,取消养老金“继承权”,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仔细分析一下则不难发现,这实质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建议,是把养老金制度推向更加危险境地的想法。
         
        众所周知,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养老金所以出现支付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旧体制接轨,历史问题严重;二是缴费基数标准过高,参保人数不足;三是投资渠道过于单一,贬值现象严重。
         
        从第一个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由于已经既成事实,要想改变已经不大可能。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基本已经改革到位,没有可以继续寻找弥补缺口的空间。
         
        由于我国在制定和出台养老金制度、养老金缴费政策时,过于强调通过提高缴费基数标准来弥补解决养老金收支矛盾,因此,造成了养老金缴费基数标准的不断提高。广大居民参保的热情也很低。除企业强行缴纳之外,依靠自觉参加社保的居民寥寥无几。如果再取消养老金的“继承权”,会让居民参保的积极性更低。
         
        实际上,要想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还是有一定途径的。首先,要调整和优化养老金的征收结构。现行制度个人缴费比例为8%,明显偏低。可以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例,比较合适的比例为12%。
         
        在此基础上,再降低总缴费基数标准2个百分点,就可以有效鼓励企业组织员工参加养老保险,并有可能让企业通过提高员工收入待遇的方式鼓励员工参加,可谓一举多得。
         
        其二,要强化养老金的投资工作,扩大养老金的投资通道,确保养老金增值速度能够跟得上发放的要求,而不是出现严重的时间性贬值。
         
        再者,要加大国企收益划归养老金的力度,提高国有企业收益划转养老金的比重。尤其在目前国企整体上市步伐加快的情况下,要增加国有企业上市收益划转养老金的力度,以增强养老金的支付能力。
         
        总之,解决养老金缺口的根本办法,还是要通过改革、通过经济发展、通过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养老保险制度中来、通过扩大养老金投资渠道等来解决,而不是损害普通居民的权益。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关键词:继承权养老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