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4-28 10:27:3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自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央财政对于养老的补助就不断增多。近日,发改委等部门又一起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过与过去有关文件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次文件明确要“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而不再如往常一样将养老院当做建设的重点。

         在笔者看来,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表述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也符合最近一段时期中央关于养老开始强调居家养老,用采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便利的医疗与其他服务的表述。虽然这一修订对于热火朝天的养老院建设无疑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是却更加务实,也更加公平。

         因为对于中国来说,老龄化当前最核心的问题不是越来越多的人变老,而是变老的人大多数是穷人。在解决养老问题上,我们过去开始想学美国,大搞机构养老,并得出了我们有几千万养老院空缺待发展的结论。随即社会资本、外来资本、政府机构一哄而上,大建特建养老院。其结果是大量的养老院被空置,然后才发现其实绝大多数中国老人进不起养老院。

         当前社会上养老院一般的收费标准在3000元一个月左右,这已经算是中低价位了。而根据北京人社局的数据,2014北京市养老金平均水平才首破3000元大关,提高至3050元。诚然,一些老人的退休金还算是可观的,很多老人的退休金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

        但是这些老人要看病,要吃药,还要留点钱用作其他消费,甚至当棺材本,这么一算的话就所剩无几了,他们不可能把全部的钱用在养老院的收费上。

         这是在养老问题上,我们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本质不同。很多发达国家群众都称自己是“拼寿命”,因为他们的养老金收入会很高,活的越久越划算。

        而我们则不同,经常听到的形容中国现状的一个词是“未富先老”,这其实既包括了中国社会不富就进入老龄化,还包括了中国老人仍然很穷就进入老年的现状。因此,让中国老人进养老院,用机构养老来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根本上就是一个伪命题,而且这一问题在较长时间内都不会有所改变。

        一方面,国内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却并不尽如人意。国内大约有2亿以上的农民工群体几乎是没有养老保险的,要么雇佣方不给上,要么上了也会年底返乡时领走。

        而被视为农民养老好政策的农民养老保险,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推广的农民养老金,其发放金额过少,多在几十元至百元的区间,曾有媒体报道《农民养老金仅够基本生活 8旬老人6年没吃肉》。换言之,再过二十年广大农民工和农民的养老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虽然高,但却有隐患。心照不宣的是,有相当比例的民营企业一直按照当地社保最低缴费基数在为员工缴纳。

        现在我们暂时看不到这一情况的后果,但是在20年之后,新世纪工作这批年轻人开始面临退休和养老问题之时,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养老金与退休前的工资差距巨大,少的可怜,难以维持自己的原有的生活质量。

        所以,我们应当承认的一个现实是,进养老院的人实际上是中产阶层,甚至高收入群体,在高端养老院横行的今天更是如此。而政府一味将资金砸在养老院上,对那些穷得进不起养老院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不公。这么大量的财政补贴和土地浪费在这上面,进一步加重了穷人养老的处境。

        对于公共管理而言,富人靠自己,穷人靠政府。进入老年的人大多数是收入困难的阶层,这对于政府的负担无疑是很重的。但是这个责任又不能不负,想借养老机构将其全部推到社会上去无疑是不负责和错误的。所以政府重新将重点调整到居家养老上是很恰当,也是很及时的。唯有如此,才可能是中国进入穷人老年社会后的解决养老问题正确途径。【中福养老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