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4-21 18:58:3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院 候鸟养生】71岁的农民郑莲花和老伴去年入住河北省胡家房村互助幸福院,从此不再孤单无助,体面地安度晚年。在这里,他们既享有独立空间,也可以走出去和相邻老人聊天娱乐。

        记者在张家口市康保县土城子镇胡家房村互助幸福院看到,郑莲花和老伴居住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独立房间,房间温暖明亮。窗户是塑钢的,门是防盗门,房间内还有水冲卫生间,居住条件明显强于他们年久失修的土房子。

        郑莲花的3个孩子都在外打工,每年仅春节回家一趟。没入住幸福院以前,这两位老人无人照顾,连个说话的外人都没有。

        互助幸福院每户房间相连,形成一个“回”字院落,老人们在院内休闲娱乐。在院外,有一块菜地可供老人们种植蔬菜。

        郑莲花说:“我们不用交房租,每个月就交自己家的水电费。更重要的是,我们互相有个照应,还能在一起打扑克、遛弯,非常开心。”

        在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影响下,胡家房村户籍人口437人,目前在村人口仅125人,平均年龄约63岁。像郑莲花一样住在胡家房村互助幸福院的有18户34人,最年轻的64岁,最大的95岁。

        土城子镇党委书记张国亮说,互助幸福院不同于养老院,我们是村集体建院、分户生活、生活自理、抱团养老。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力大量外流,康保县农村60周岁以上贫困老人、五保老人、伤残人员占到农村常住人口的60%,70%的村庄“空心化”、“老龄化”。

        康保县的情况并非个例。空心村、危房户、空巢老人并非个别现象。尤其是许多老人家庭贫困,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无人照顾。由于居住分散,民政救助成本高、效果差。

        为破解这一难题,康保县2013年试点互助幸福院模式,并于去年大范围推广。互助幸福院建设捆绑整合利用农村危房改造、民政、财政一事一议、交通等各类项目资金,将农村60周岁以上鳏寡孤独和有生活能力、无生产能力的贫困老人、空巢老人集中居住,分户生活。互助幸福院由村委会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老人无偿居住,子女没有继承权。

        康保县委书记冯印涛说,目前,康保县已走出一条捆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推进农村集中居住、互助养老的路子。全县已建成11所互助幸福院,并配建活动室、卫生室、洗澡间、储物间、健身场地和小菜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已入住300多名老人。

        每个幸福院都建有专门的医疗卫生室,可以为老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同时,组织自愿者定期上门开展打扫卫生、被褥洗换、垃圾清运和陪聊、心理疏导等精神慰藉服务。

        “入住户将原宅基地证交给村委会,并同意拆迁、复垦等集体征用事项。通过实施互助幸福院建设,既实现了人口集聚,空心村的自然消失,又将废旧的住宅进行复垦,整合土地恢复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改善,城乡差距缩小。”冯印涛说。

        康保县今年计划新建15所互助幸福院,规划到2020年全县建成100所互助幸福院。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