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5-01-26 12:45:5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焦点新闻】目前,山西省已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完成良好。但随着山西省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人们对养老要求的提高,如何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省政协委员焦斌龙建议说,构建“十分钟养老服务圈”,满足居家老年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需求,提升城镇养老保障水平。
           
        构建城镇 “十分钟养老服务圈”依据是啥?焦斌龙说,据国外先进经验及国内有关机构测算,以一位身体状况正常的高龄老人(65岁左右)为例,其可承受的连续步行时间为1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经过10分钟的步行,老人的身体将达到一个比较疲乏的状态。另一方面,上门助老服务的提供效果及效率以10分钟以内最佳,即在10分钟之内最能起到便民利民的作用。
         
        “十分钟养老服务圈”有什么内容?
         
        1.“十分钟照料服务圈”。在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以每个服务站为“圆心”,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画“圆”,“圆心”可以向“圆”内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圆”内老人也可在10分钟步行距离内步行至养老机构或服务地点享受服务。
         
        2.“十分钟生活服务圈”。以老人家庭为“圆心”,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建设安排医疗机构、便利店、体育设施、休闲场所等设施,满足老人养老生活需要。
         
        3.“十分钟呼叫服务圈”。推行“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养老服务模式后,社区老人只要拨打所在社区的服务电话,不出十分钟,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就会上门为老年人服务。
            
        如何构建 “十分钟养老服务圈”?焦斌龙建议,要整合社会资源,依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的模式,以社区为基础,辐射街道,构建起一个立体养老体系。
            
        他说:“借鉴国内发达省市先进经验,我认为分三步走,一是将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几件实事之中。根据国家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的规划,在山西省100%城市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尽量达到‘六室一场一厨’的要求,毗邻社区之间结成日间照顾服务网络,互为补充。
         
        二是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建设。在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基础上,通过完善政策条件,吸引民间投资,整合卫生、体育、文化等部门资源,以社区为中心,规划建设社区医院、社区健身设施、社区休闲场所、社区商业等机构和设施,使老人在步行10分钟距离范围内可以接受相关的养老服务。
         
        三是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现代化、网络状无缝隙养老服务体系。如建立社区虚拟养老院,实现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全覆盖。如联合社区家政服务机构、商业服务网点、社会中介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等,建立专业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服务队伍,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等。”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