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12-25 11:35:2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透露,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此,境外华文媒体分析称,取消双轨制实际上就是取消身份特权。
         
        美国《侨报》24日刊文称,大陆多年来饱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终于走到尽头,中国百姓等这一天已等得太久了。此前养老双轨制在中国运行了约20年,在这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的“权宜之计”安排下,企业员工每月拿出工资的8%交养老保险,一直交到退休,最终却只能拿到原工资的50%左右的养老金。而公务员不仅每月不用出养老钱,退休后至少还能拿到原工资的80%至90%。
         
        文章指出,养老双轨制这一明显的弊病,官民双方对此也早有共识,但因改革涉及面太广,且牵涉到公务员群体自身的利益,因此总是“干打雷,不下雨”。此次“靴子终于落地”,中国官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以“壮士断腕”勇气推进改革的决心,更在推进中国整体改革方面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从民生领域看,坊间预测,养老金改革最可能采取的方案有两种:一是将普通员工的养老待遇提升到和公务员相同的层面,二是在两者间寻求一个新的平衡点。不论是哪种方案,普通员工的养老待遇都将有所提升,这种让惠于民的改革举措,当然会获得普罗大众的掌声。
         
        从社会领域看,养老制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最需要体现公平正义。取消双轨制实际上就是取消身份特权,不论是官员还是企业员工,在养老制度面前一律平等,这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有利于缓解当下大陆社会中的矛盾对立因素,抚慰中国百姓“老无所养”的普遍焦虑。
         
        从经济领域看,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年降低,而取消养老双轨制有利于打消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让劳动力能够按市场需求实现合理自由流动,这势必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释放新的活力。
         
        台湾《旺报》25的文章评论此举时称,目标是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大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般企业职工在职期间要缴保费,公务员和公营事业人员免缴;但是退休时,公务员、公营事业人员养老金,却远高于其他职工,造成不公与社会不满。
         
        文章还表示,打破双轨制一直是各界共识,此次大刀阔斧改革,关注焦点在是否换汤不换药,尤其是所得替代率部分。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