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12-19 11:10:5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养老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根据数据分析,合肥市是全省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截止到2013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人118.25万人,占总人口的16.62%,8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6.7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72%,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12月19日,合肥市召开全市社情民意座谈会,专题探讨养老服务机制。
         
        合肥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合肥市委副主委韩一民提出要在社区建立“虚拟养老院”。“社区工作人员将本小区的空巢多病老人和孤寡老人以及他们的子女或者亲属联系方式进行登记,每天可以定时联系,一旦‘失联’或者出现意外,可以及时到家里去查看,避免减少悲剧的发生”。
         
        据韩一民介绍,日前通过调研发现,合肥市有的养老院和现居住的高层建筑的电梯都不具备救护担架车的空间,如果老年人出现脑溢血、心脏病或者摔伤等危急情况,担架车如何通过电梯及时就医成为难题,建议安装可容纳担架车空间的电梯。
         
        合肥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工民主党合肥市委副主席林莉提出要搭建“医养结合” 平台,关爱“失能老人”。所谓“失能老人”是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需要有子女或者护理照顾的老人。根据数据显示,合肥市目前失能老人约有3万人,严重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建议实施医养结合进社区,和本社区内的失能老人签订协议,推行全科医生巡诊制。”林莉表示,合肥市需建立统一的失能老人服务标准及评估机制,让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试点)转型为护理院或在医院内建立专护病房。
         
        而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发老年人服务体系中,合肥市政协委员张圣宽提出,要利用当下高科技手段,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发展老年科技服务和电子商务,为老年人提供网上和电话预约挂号、家政预约、心理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针对性服务项目。
         
        人民网安徽频道从现场了解到,合肥市政协委员黄笑蓉提出的建议是将60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居家养老范畴。“根据调查统计,有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政府应当扩大服务范围,将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畴”。
         
        黄笑蓉同时建议居家养老的服务分为无偿、低偿和有偿三类。对于家政和日间照料等基础类服务以无偿或低偿向老人提供,而对于下水道疏通和家电维修等延伸类服务应由加盟商以有偿形式提供。
         
        未来,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将电子网络与连锁经营融为一体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除外,在完善合肥市养老志愿者服务、推广敬老院公建民管转型升级、居家养老的精神慰藉等问题上,合肥市政协委员们都提出了建议。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