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11-12 20:10:5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据媒体报道,当下养老院的护工普遍缺乏。有记者先后走访了重庆10家养老院或老年公寓,发现一个护理员一般要照顾10名左右的老人,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养老院护工“一工难求”现象在全国也很普遍。
         
        一份职业,如果从业者寥寥,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工作辛苦且收入不高。付出与获得严重不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院,很难说是一个理想的颐养天年的场所。
         
        但中国正处老龄化,有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仅仅依靠家庭养老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化养老是必由之路。但如果数量如此之大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得不到高水平的养护,不仅是对他们的不公平,也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从这个高度看,养老院护工存在如此大的缺口,就不简单是个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值得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
         
        当务之急,是增加对这一行业的投入。养老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业,政府应当增加投入,这个投入可以是全方位的。具体对于护工而言,无论是公办的养老院,还是民营营利性的养老院,抑或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都应当作为特殊的职业人群,享受到政府的职业津贴。
         
        这个津贴的性质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护工的补贴,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政府对于养老事业的投入,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照顾和关爱。或许有的人对于增加公办养老院护工的津贴没有什么异议,但对于补贴民营养老机构的护工可能不太理解。
         
        其实这种作法并非没有先例,比如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与民营机构合作开展养老事业。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政府资金无论以何种途径投入和使用,我想落脚点是要让老年人受益。
         
        除了经济上的“护理”,还要对养老机构的护工给予心理上的“护理”。其实养老院护工的收入未必就是全社会最低的,但为什么缺口这么大。原因不单纯是经济方面的,还有护工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无形的压力,诸如每天面对衰老、病痛以及各种无理由的非难,职业声望在社会上偏低,凡此种种,无一不对从业人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使他们无法承受而选择逃离。
         
        因此对养老院的护工也要进行一定的心理上的抚慰,由专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要让他们安心地从事这份工作,首先得治好他们的“心病”。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