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11-03 13:15:4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养老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目前济南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00万,占人口总数的16.5%,并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与之相对应的,目前济南仅有养老院74家,其中公办养老院只有4家,养老床位7711张,如果想入住需等上2-3年。
         
        与养老院的床位相比,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数量也很难满足市场需要。近几年,媒体上陆续曝出的有关养老院工作人员虐待老人的新闻,让很多打算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及其子女心生顾虑。
         
        让老人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离去,是现代养老院最基本的“素质”,却是目前各大养老院最缺乏的基本要素。对理想养老院的追求,让我们关注老人,也关注我们自己,关注人类的命运和活着的尊严。
         
        “养老公寓”的生活样本:
         
        70%都自愿入住
         
        10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腊山北路的槐荫区社区服务中心“养老公寓”,85岁的李文星大爷正在看电视。
         
        这个“养老公寓”由泉西集团创立,属槐荫区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在这栋养老公寓里住了约1000位老人,房间大都是三人间、四人间,一律酒店式配置,包含食宿和医疗,每个月费用约在900——1000元,依据住宿条件和护理程度而定。
         
        “我在这里待得挺好的”,李文星告诉记者,记者随即打量了下这个约30平米的房间:电视、饮水机、空调一应俱全,卫生间里还有一台洗衣机。
         
        家在济南市段店刘庄的李文星,老伴去世已有10年,这是他在“养老公寓”入住的第四年。儿子们觉得老人孤单,曾提议帮他再找一位老伴,“半路的不亲”,李文星拒绝了儿子们的好意,经多方打听搬到这里,“有很多老头老太太可以聊天。”
         
        说着说着,他哽咽起来,指了指不远处的“养老公寓”主任许桂香,“儿子每天都会开车过来看我,这个闺女,跟亲的一样,每天都帮我烤电。”李文星有风湿病,许桂香在他的床头放了一台烤灯,“早晚帮他烤一下”。
         
        许桂香在这里工作了8年,“住养老院就是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孝这样的想法都过时了。”她告诉记者,“养老公寓”70%都是自愿入住,还有一对祖籍山东的台湾夫妇住在这里,“最近他们回乡探亲去了”。
         
        在“养老公寓”老人们眼中,77岁的周丙凤是最不该住进来的,膝下有一子五女,儿子还住着别墅。不过,周丙凤说,3年前,是她向儿女主动提出去养老院的。“我不想过多的麻烦孩子们,何况他们都得去上班,没人陪我聊天。”
         
        热闹地说笑的另一边,75岁的吴奶奶始终没有参与,就算拍照时,她也没有回头,一直望着窗外。
         
        许桂香告诉记者,吴奶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济南,二儿子在潍坊诸城农村,三儿子在诸城城里。“一个月仅有900元的费用即可入住这家‘养老公寓’,三个儿子每人300元即可。”
         
        但吴奶奶的二儿子告诉许桂香,“我那俩兄弟都过得比我好,我没有钱。”他不愿掏钱让老人住“养老公寓”。
         
        于是每六个月,吴奶奶就要搬家一次,从济南到诸城农村再到诸城城里,来来回回,几百公里。“我理解他”,吴奶奶说,“他有两个儿子需要养”。
         
        “在这里睡得也好,吃得也好,工作人员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去年被接走时,哭了好几天。
         
        “不想走”,吴奶奶握着记者的手说,“我经不起折腾了”。房间一下子安静下来,承受不起的孤独瞬间吞没了在场的所有人。
         
        “几乎住在这里的老人都是好几个孩子轮流养老,必须搬来搬去,最夸张的,每家只住10天。”许桂香说,老人们曾是候鸟,但如今他们飞不动了。
         
        设施老化,护工紧缺:74家养老院,资质齐全的只有6家
         
        据了解,济南目前有养老院74家,养老床位7711张,但资质齐全的养老院只有6家。公办养老院仅有4家,养老床位只有950张,如果想入住需等2-3年,价格在800-2000元之间。
         
        民办养老院则价位偏差较大,比公立的高出一大截,每月2000-9800元不等,让普通家庭条件的老人难以承受。“济南的养老院定价主要靠市场调节,物价局也没有养老机构定价的先例,走的是市场化路线,自负盈亏自我管理。”济南市民政局的一相关人士介绍说。
         
        在双龙庄的幸福家园,周先生和老伴是机床二厂的退休职工,全部的退休金均拿来支付“养老公寓”的高额费用,“为的是享受这里的医疗条件和幽雅的环境。”
         
        幸福家园为个体养老院,三面环山,空气不错。自理老人的基本费用在2800元左右,含护理费和餐费,入住时需再交3000元备用金。“主要用于平时紧急医疗用”,据工作人员介绍有200个床位,仍有40个床位等待入住,入住人员多为老干部。“入住率低主要是费用偏高和地理位置比较偏僻。”
         
        但在周先生看来,这家养老院还能养鸡鸭猪羊,种种蔬菜,最重要的是每周有一天齐鲁医院的医生来坐诊,“但突发疾病,可能也不方便。”
         
        医疗资源的缺乏让养老院能提供的健康服务比较有限,槐荫区“养老公寓”的创办人、泉西集团董事长李少海告诉记者,养老院的内核应该是服务和医疗,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关怀与健康。
         
        尽管2011年5月出台的《济南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规定》中明确表示,护理人员与入住人员(能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特殊护理)的比例分别应达到:1∶7、1∶5、1∶3、1∶1左右。
         
        然而,这种比例很难实现。济南大部分养老机构均超过此种护理比例,在此基础上,患者家属仍旧需要时常到院照料。大部分养老机构负责人均称:"当前公办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缺少资金、护工紧缺等问题。”
         
        “150张床位全住满,每天仍有很多人排号等床位。”济南第一老年公寓——济南医院公寓管理处主任李斌告诉记者,该老年公寓由济南医院承办,故常年爆满。自1998年运营至今,一直是住院和住寓管理两种模式,“老人生病后,以医疗康复住院管理为主,好转后以生活护理的住寓管理为主。”
         
        房间有大套房、小套房、标间等多种。“床位费600元,护理费600元到1000元,加上饭钱,一个月花销2000元左右。最受欢迎的是硬件设施好的套房和标间,客厅、卧室和卫生间一应俱全,床位费每月3000多元。”李斌说,“如需特殊护理加收800元到1500元的护理费。”
         
        据悉,目前济南民营老年公寓多由旧宿舍改造而成,大多并无障碍通道、防滑扶手等适老化设施。阳光福缘老年公寓的经理吴冠奇告诉记者,投资800万元,最初几年都在亏损,眼见着很多民营养老院都倒闭了,他们也是在硬撑。“国家对公立养老院有很多优惠政策,对民营养老院则较少,我们现在无力对服务设施进行升级。”
         
        缺失的临终关怀与特护服务
         
        “养老院换来换去,折腾得不轻,最后还是选了这里。”如今住在幸福家园养老院里的赵新林5年里换了5家养老院。“选养老院,我最看重的是服务。”赵新林说,“能在家养老肯定最好,但是孩子没法全天照顾我,也请过好几个保姆,始终不令人满意。”
         
        起先,赵新林住进的是位于奥体中路的一家老年公寓,“当时里面入住的人很少,加上我只住了四个老太太,老年公寓每天亏损,无法保证后期的饮食服务。”仅住了一个月,他就搬到了位于华能路的一家老年公寓。但他进去后又发现居住条件比较差,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澡不方便,服务也不是很满意,不到一个月他又搬走了。
         
        之后,赵新林又找了个设施很好的老年公寓,在柳埠镇,“硬件设施不错,服务也到位,就是太远了,子女看我不方便。”一个月后,他来到了幸福家园。
         
        “这些年我住的老年公寓也不少,总体感觉管理上有些混乱。”赵新林说,伙食上也有些欠缺,服务水平还需要提高,比如洗衣服,“基本上手洗,有洗衣机已不错了,养老院的人洗得不情愿、不干净。”
         
        据赵新林介绍,他所住过的民办养老院大都设施不齐全,服务水平不一。谈及对养老院的要求时,普通市民大都表示,看重“人情味、服务好、态度好、伙食好、医疗好”。
         
        曾对济南市养老市场做过调研、提过提案的济南市政协委员崔芳芹说,“很多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为的就不是一张床、三餐饭,而是需要有人在意、在乎他们的存在。但现在的养老机构在设施和服务上存在很多不足,很多老年人陷入服务好的养老机构住不起,住得起的看不上的尴尬。”
         
        也有子女提出,能不能设立专门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养老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有超过6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而大多数患者缺少制度性的保障和专业的医疗护理。
         
        许桂香的“养老公寓”里就住了几位老年痴呆症患者,“从在齐鲁医院做特护开始,我和丈夫就关注到特殊老人的护理。”许桂香说,她们招聘来的护工,大都出身护理专业,“最重要的是善良与亲和”。
         
        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多数济南的养老院并不具备接收痴呆老人的能力。“公立养老院价格便宜、居住生活条件好,但需要排队入住,还需资格审查,我们找过公立的养老院,但都被拒绝。”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亲属反映,养老院方面也有苦衷,“老年痴呆症患者情况特殊,一旦在院内出现跳楼、伤人等事件,我们负不起这个责任。”
         
        至于临终关怀,大多数的民办养老院表示并未涉及,“我们这有一位老人,女儿送她来的时候把寿衣也寄存在这里,万一去世时赶不到,我们就帮忙穿寿衣。”许桂香表示,“临终关怀”很多护工都不愿意做,毕竟一旦出现差池,“子女们会来闹”。
         
        “只要老人去世,就总会有儿女来闹的。”许桂香说,老人突发疾病去世很正常,但有的子女不理解。
         
        这也牵扯到一个立法问题,“目前关于养老机构安全问题立法不完善,一旦老人在院内出了事,养老机构无法承担后果。”一位养老院院长告诉记者。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