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10-28 14:16:4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院 候鸟养生】电视剧《老有所依》的热播,似乎正从侧面拷问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问题。伴随这一大趋势,养老产业风生水起,背后是资本的蠢蠢欲动,尤其是地产资本。
          
        10月24日,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的“经济转型期的管理-以中国及新加坡为例”国际论坛之房地产与老龄化分论坛上,新加坡“以房养老”模式备受热议。
         
        记者注意到,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刘洪玉在会上谈到,当前国内的状况是老年人缺乏购买力,有购买力的人还未到老龄化,老龄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阻力很大,仍在筹划中。目前我国养老仍停留在家庭养老阶段,研究中国养老问题,需立足国情,探索独特的解决方案。
         
        “以房养老”暂不适合中国
          
        去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其中着重提出了“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今年6月17日,中国保监会发文呼应国务院的上述文件,决定开展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然而,刘洪玉指出,“热衷于购买养老产品的,还是年轻人比较多,他们还是带着‘将来我老了以后我要用’的心态。真正的老年人可能因为缺乏购买能力,没有去参与购买这些产品。目前的现状是老年人缺乏购买力,有购买力的人还没到老龄化阶段。中国养老更多是家庭养老。”
          
        “现在有研究转向反向抵押贷款用于养老,也因不适应中国国情,最后导致失败。”刘洪玉补充说。
          
        当前,以房养老模式在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推行得较为顺畅。新加坡管理大学PHANGSockYong教授表示,新加坡房产一般有99年的租约,老年人可能住了30年,政府让他们再住20年,剩下40多年租约卖给政府,政府给他们一笔钱存到养老金里用来养老。
          
        在刘洪玉看来,新加坡与中国虽然同属一个华夏文化,但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国土面积小,来往在一小时交通圈内,但其模式不可复制,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探索独到的解决方案。
          
        不过,刘洪玉表示,“中国以房养老仍在筹划当中。主要思路可能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力量为主,政府为辅。” 

        房地产“搅局”养老产业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02亿人,占总人口的14.9%,比上年增加853万人。中国公益研究院报告透露,按照老年人失能比例18.6%计算,我国失能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约150万,2013年失能老年人口达3750万人。
          
        上述机构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膨胀。因此,围绕养老居住、护理与娱乐等的养老产业随之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记者了解到,包括保利、万科、招商等一线房企巨头纷纷涉足养老地产,试图以雄厚资金撬动养老产业,分食一杯羹。
          
        刘洪玉认为,房地产和老龄化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不仅老龄化的人在关注,而且房地产行业的人也在关注。
          
        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培训与发展部主任涂朝晖看来,人口老龄化跟资本关系比较密切,因为拥有人口红利时,劳动力多对资金成本要求很低,而且这时的保障制度不需要那么完善,因为有那么多劳动力支撑。如果人口老龄化来临,可能会考虑养老因素,包括其他的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因素。
          
        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