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 候鸟养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观念的转变,养老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50多岁,仍在建筑工地打工。“50后”“60后”农民工迟迟不愿“退休”,恐怕不是“还能干动”这么简单——工资不用愁了只愁养老无望
10月15日,在银川南郊一家建筑工地上,56岁的农民工潘世发推着水泥车正往升降机走去,突然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倒。“这要是在前几年,一天推几十趟水泥不成问题,现在老啦……”
潘师傅是固原人,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养家糊口,他带着妻子张梅芳辗转多个城市,以干体力活儿谋生。“最开始我在工地搬砖,媳妇在工地上给人做饭,后来我们嫌工资低,都干起了技术活儿。扎钢筋,搅拌水泥,我都干过。”潘师傅说,2000年前后,每个月八百元的工资都让他高兴得不得了,“现在工资都涨了,有时候一个月能挣5000多块钱。”
伴随着长年的重体力劳动,潘师傅夫妻俩都患有腰疼病。当被问到“谁来养老”的问题时,潘师傅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儿子也在银川定居了,他可以管我。实在不行回老家,还有点地可以种呢。”
宁夏社会学会会长、社科院研究员陈通明说,像潘师傅这样“半城市化”人群的养老问题已经是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大问题了,这些人没有取得城市户籍,有的人并无固定居所,他们没有完全融入到这个城市。城市的高消费水平使得这个群体不得不选择“养儿防老”,或是返回农村“以地养老”。无论是老一代还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养老问题都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宁夏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了。有一部分农民工已经参与了养老保险,每个月都有补助。针对部分失地农民,自治区也出台政策,把他们纳入到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
按照国家对城镇人口的统计比率,到2020年,宁夏将有50万农村人口进驻城市。政府应重视这个问题,进一步在养老保险政策上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民工将来更好融入城市起到保障作用。”陈通明说。【中福养老网】
10月15日,在银川南郊一家建筑工地上,56岁的农民工潘世发推着水泥车正往升降机走去,突然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倒。“这要是在前几年,一天推几十趟水泥不成问题,现在老啦……”
潘师傅是固原人,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养家糊口,他带着妻子张梅芳辗转多个城市,以干体力活儿谋生。“最开始我在工地搬砖,媳妇在工地上给人做饭,后来我们嫌工资低,都干起了技术活儿。扎钢筋,搅拌水泥,我都干过。”潘师傅说,2000年前后,每个月八百元的工资都让他高兴得不得了,“现在工资都涨了,有时候一个月能挣5000多块钱。”
伴随着长年的重体力劳动,潘师傅夫妻俩都患有腰疼病。当被问到“谁来养老”的问题时,潘师傅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儿子也在银川定居了,他可以管我。实在不行回老家,还有点地可以种呢。”
宁夏社会学会会长、社科院研究员陈通明说,像潘师傅这样“半城市化”人群的养老问题已经是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大问题了,这些人没有取得城市户籍,有的人并无固定居所,他们没有完全融入到这个城市。城市的高消费水平使得这个群体不得不选择“养儿防老”,或是返回农村“以地养老”。无论是老一代还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养老问题都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宁夏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了。有一部分农民工已经参与了养老保险,每个月都有补助。针对部分失地农民,自治区也出台政策,把他们纳入到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
按照国家对城镇人口的统计比率,到2020年,宁夏将有50万农村人口进驻城市。政府应重视这个问题,进一步在养老保险政策上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民工将来更好融入城市起到保障作用。”陈通明说。【中福养老网】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