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9-28 13:32:0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西藏文化先进代替落后、科学代替愚昧、光明代替黑暗的现代化车轮滚滚向前,是不可阻挡的。”国际知名藏学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副总干事格勒27日在拉萨作上述表示。【中福养老网】      
        格勒,今年64岁,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人类学博士和第一位藏族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曾出版了大量学术专著。
         
        “西藏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的变迁顺应了世界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和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当日格勒在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重要活动——中国西藏旅游文化论坛上说,西藏文化现代化经历了西藏和平解放以前或民主改革前、西藏和平解放或民主改革运动到改革开放以前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格勒认为,改革开放后的西藏,社会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大大改善,现代化事业空前发展,而且在不断改革开放中呈现出社会文化全面进步的态势。
         
        格勒表示,与此同时,西藏的民族特性和传统优秀文化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护,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被赋予反映人民新生活和社会进步新需要的时代内容,在科学的继承中得到了弘扬和发展。
         
        格勒介绍,现在西藏各地普遍建立文化广场,每天夜里歌舞欢腾,是新时代西藏各族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如果说旧社会藏族老艺人跳藏戏、绘唐卡、塑佛像仅仅为了信仰或“支差”(旧西藏领主压迫农奴的徭役),那么今天藏区各地比比皆是的新老艺术家是为了自己的经济收入和精神生活而做这些,“同样的文化生活方式在新旧西藏两种社会中目的不同、方向不同、心情不同、条件也不同。
         
        曾在西藏生活20多年的马丽华是中国藏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她对西藏有着深厚感情。马丽华说,在西藏各地旅行,随处可见经幡飘扬,但是一次在更换经幡的现场,却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缩影:五彩经幡与电视天线并立于民居房顶。
         
        “千百年来,藏民族以其开创的优良传统,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古老智慧因与现代文明相遇而得到了升华。”马丽华如是说。
         
        西藏大学副校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授欧珠也表示赞同。他说,藏文,被称作“写在世界屋脊上的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记载着藏民族悠久的文化。如今,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文化的发展。
         
        欧珠说,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古老的西藏文化也迈开自身更新、创新的大步伐,正加快与全球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藏文信息技术应运而生。
         
        欧珠认为,这对增强西藏及四省藏区信息化自我发展能力、加速藏语言文字与现代化接轨的步伐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西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