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9-26 12:33:2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养老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目前北京市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5张;未来北京市将重点发展护养型床位,建设特殊功能的养老机构,满足少数民族和残疾老年人的特殊养老服务需求。北京市还将鼓励各个社区开办老年餐桌,方便居家老年人用餐。这是记者从9月24日召开的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了解到的内容。
         
        社区将普遍开办老年餐桌
         
        北京市现有户籍老年人口277.9万,且每年以15万人的规模快速增长;到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将占到户籍人口的25%。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9月24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审议结果、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议案办理情况等报告。
         
        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建议,在社区养老设施配置方面,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可“四同步”,即新建居住区应当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同时建议明确老旧小区标准化配置的具体措施。
         
        为更好地解决居家老年人用餐困难问题,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建议增加一条,对用餐服务做出专门规定,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帮助所辖社区普遍开办社区老年餐桌或者共享驻区单位食堂、定点餐饮服务,解决居家老年人用餐困难。
         
        无担保老年人进养老院将有政策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报告议案办理工作情况时表示,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工作重心将转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据测算,今年政府投入约2.4亿元,带动直接社会投资约20亿元,将建成80个拥有50至100张床位的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未来北京市将制定养老照料中心建设规划,分年度分批次有序推进。
         
        截至6月底,北京市已开业运营养老服务机构400家,养老床位总量为10.2万张,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5张。虽然数量有所增长,但目前还存在养老床位总量偏少与结构性空置并存的问题。
         
        李万钧表示,北京市将制定出台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科学规划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和数量规模。重点发展护养型床位,建设特殊功能的养老机构,满足少数民族和残疾老年人的特殊养老服务需求,力争到2020年北京市养老床位数达到16万张,实现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全覆盖,社区配套养老设施基本达标。
         
        为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北京市还计划出台多项新政。据李万钧介绍,北京市将探索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基本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政策。为解决无担保老人无法入住养老机构的实际困难,将制定无担保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实施办法,探索引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资金。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