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9-20 17:20:0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经营一家养老院最重要的就是照顾好老人家,将老人家照顾好,食得好,住得好,睡得好。来一个我照顾好一个,再来一个我再照顾好这一个,我就成功了。”从事老人护理工作30多年的林珊珊笑说。【中福养老网】      
        延着石塘咀市政大厦往前走,“德安护老之家”的红色广告牌十分显眼。养老院的负责人林珊珊,上半辈子与老人护理工作结下很深的缘分。“从读书到工作都是做老人科,30多年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
         
        在广华医院和黄大仙疗养院做了20年后,林珊珊2006年成立了这家一共三层、占地1700多平米的私营护养院。
         
        在西环,大部分道路的两边都能看到不同养老院的招牌,而其中大部分是私营性质。据香港岭南大学社会老年学教授、亚太老人学研究中心总监徐章明介绍,目前香港有570多所私营养老院,占香港养老院舍总数的三分之二
         
        从事老人护理工作多年,林珊珊可以说见证了香港人养老观念的变化。
         
        “上一辈人会觉得送父母去养老院是非常不孝的,觉得是生离死别一样,但是这十年香港人的养老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观念变化的原因,她也有自己的理解,“主要是因为养老院的透明度高了,开放式的探访时间和管理可以让家人更方便探访,新一代的港人有更多的途径了解养老院的状况,院舍自身管理质素也提升了很多。”
         
        谈及院舍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林女士坦称:“在起居照顾方面我们比较专业,比如我们有保健员,对老人的吃药、打针、糖尿等护理方面比家人做得好,但代替不了家人。”
         
        “中国人也好,西方人也好,老人都是比较寂寞的。即使能走能动还是需要家人的关怀和支持。”
         
        林珊珊并不认同外界说私营养老院是一个挣钱的行业,“如果你有同样的精神和精力,去做任何一个行业都比做这个挣得多,这真的一个流泪流汗的行业”,她说。
         
         
        她介绍道,在香港经营一家私人养老院并不简单。“现在老人的院费平均是7500港元左右,这是我们所有的资金来源。”如果不去申请政府“买位院舍”,这些院费去应付每月24万港元的租金和人员工资。“各方面都要考虑,稍有经营不当,就会流失很多客户。最近几个月我们也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处于由私营院舍踏入“买位院舍”的交接期,每个月要亏损10至15万港元。最初开始经营时也会亏损,回本期起码要4至5年。”
         
        即使其经营的护老院已经成为政府合约院舍,林女士对未来经营还是有些担忧。香港多数私营老院共同面临的护工短缺等问题,也是让林院长伤透脑筋。
         
        谈到未来十年香港私营养老院的发展,林女士认为养老需求很大,但要很认真才可以做好。“行业竞争越来越大,政府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但事在人为。只要做得好,总会有生存空间吧!”

    关键词:香港观念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