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9-18 12:52:4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产业在国外被称为“银色产业”,根据国家老龄办的数据,国内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在3万亿元以上,能提供上千万劳动力就业机会,同时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带动效应,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中福养老网】      
        目前龙岗常住老人7.2万人,共需床位2880张,而现有床位仅1100张,缺口近2000张。与此同时,龙岗养老机构服务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不但未成为经济增长点,反而构成巨大财政压力。养老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专业化运作的需求十分迫切
         
        2014年上半年,龙岗首家民办养老机构——南联颐养中心正式开业,在南联地铁站旁一处安静的小院落内,现代化的公寓被改造成一座花园式老年公寓,号称是港式养老服务水准专业养老服务团队,集养老养生、康复保健、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
         
        据悉,南联颐养中心提供床位600张,但开业4个多月以来,却仅入住老人15人。是什么原因让这所改革创新的民办养老机构“叫好不叫座”?这一尴尬的背后,又凸显了龙岗养老产业存在哪些问题?
         
        行动 龙岗高端养老产业的一次实践
         
        龙岗既是珠江东岸城市圈与香港区域合作的重要区域,也是珠三角城市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具有优美的山水资源,浓厚的客家文化,发展高端养老产业优势明显。南联颐养中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的一次实践。
         
        57岁的黄女士来自河北保定,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轮椅上跟护工欢快地聊天,黄女士说自己腿脚不便,来之前都不能动,经过几个月的保健护理已经可以动一动了。据悉,黄女士唯一的孩子在罗湖上班,但经常出差,此前请了一个保姆,但保姆隔三岔五打电话求助,使得孩子无法集中精力工作。黄女士在家里呆了十多天后,被送到观澜一家医院,但黄女士说那里护工脸色不好看,没多久便搬到了南联颐养中心。“这里屋里收拾干净,比家里好,护工服务也好。”
         
        事实上,这所民办养老机构融合日间照料、日间活动、异地养生、候鸟式养老、特别护理、康复运动等系列服务,理念上无疑是先进的,也受到一些老年人的青睐。
         
        年过六旬的林先生是坪街道坪地社区本地人,退休两年多的他有中风偏瘫,在南联颐养中心住了一个多月。他告诉记者,这里服务很好,自己此前在坪地街道鼎尚华庭花园小区和儿孙住在一起,但老伴有颈椎病,还要照顾孙女和外孙女,根本无法照顾自己,压力很大。如果居家养老请保姆要150元每天,还要解决保姆吃住,成本较高。另外家里无人说话,让老人憋得慌。为此林先生从自己每月5000多元的退休金里拿出4000多元住到了南联颐养中心,“儿子带着孙女来这里看我三次,很放心。”林先生说,在这里他可经常找几个老人打牌,动一动脑对身体会好一点。目前,林先生已经告别了来时的脚套,能够自己小范围活动了。
         
        此外,南联颐养中心还开设了老年大学,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
         
        80多岁的陈老退休前是广西南宁第九中学的总务主任,用“老顽童”来形容他再贴切不过,尽管偶尔有点老年痴呆,但陈老还是学会了上网、发短信、摄影,心态很年轻。据悉,他的孩子在深圳工作,老伴在罗湖照顾孙子,无法腾出时间来照顾他,陈老索性搬到南联颐养中心来居住。“每月3000多元,住了一个多月,条件比较好,比请保姆好多了。”
         
        困惑 600张床位为何仅入住15位老人?
         
        据了解,南联颐养中心老年公寓是由深纺集团员工宿舍改造而成,接收对象范围很广,包括香港的老人,收费较高,打完折后一个月要三四千元。不过,开业几个月来,即便他们推出免费试住的服务,但这里的老人仍不多,派人四处散发宣传册,目前也没有明显效果。
         
        “我们是深圳首家社区花园式老年公寓,毗邻地铁龙岗线和龙岗大道,交通方便,设有300多套房间600多张床位,设施齐全,提供24小时医护服务。借助香港家庭协会的指导,提出做优质、专业、贴心服务,要与公办养老机构比服务。”南联颐养中心业务院长陈志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中心有入住老人15名,最高峰时也才20多位,“叫好不叫座”的现状着实有点尴尬,他们自己也很着急。
         
        “我想可能有三大原因,一是观念问题,许多老人或者老人的儿女不同意,坚持要在一起生活,像坪地的林先生一开始也是面子过不去,后来做了多次思想工作才过来,这个原因占到30%以上;另外一个是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现实差距,前者收费相对较低;再一个就是民营养老机构收费较高,对老人经济实力有一定要求。”陈志强说,目前养老市场虽未成熟,但竞争日趋激烈,做好服务最重要。
         
        对于“叫好不叫座”的原因,龙岗区老龄办主任邹浩明分析,首先龙岗老龄化程度不高,数据显示,龙岗户籍人口约39万,户籍老人为2.2万,占比5.8%;常住人口192万,常住老人7.4万左右,占比7.8%。不过他分析,现在龙岗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现在介入养老产业成本相对较低,但要面对未来几年低入住率的压力。
         
        其次与龙岗居民观念有关,龙岗客家人居多,习惯在家养老,如果把老人送出来会认为不孝。此外,许多本地居民自建房屋很大,每月还有较高的房租收入,请保姆也可承受。
         
        还有,公办养老机构费用低,设施齐全,服务责任心强,如龙岗福利中心设有专门的门诊部,十几个正式护士,七八个中高职称的医生,医务室面积上千平米,最关键的一点是,公办养老机构可以刷医保卡。“公办养老机构主要考虑社会效益,不会过于逐利。”邹浩明说。
         
        另外,民营养老机构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现实考验。目前南联颐养中心请的7个人月薪仅3000多元,工资并无多大的吸引力。
         
        出路 争取政策补贴同时积极自救
         
        “中国养老市场前景广阔,有8000亿元的蛋糕,但有个沉淀时间,深圳要5年之后,改革开放第一批深圳人达到六七十岁,他们大多只生育一个小孩,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会增多。”陈志强说。
         
        据了解,目前龙岗全区有5家街道养老院,包括龙岗街道仁达养老院、平湖、坪地、横岗、布吉街道养老院;另外有2家民办养老机构:南联颐养中心和怡乐养老院。“最好的是布吉街道养老院,有70多位老人,入住率较高,这与其邻近关内需求大有关。”邹浩明介绍。
         
        不过,全区5家街道级养老院大多不符合现在需求,以前定位为镇一级养老,面向本镇五保户、三无和困难老人,有点先天不足,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文化欠缺等,如布吉养老院建于1980年,坪地养老院建于1978年,现在龙岗准备对街道一级养老院进行升级改造。
         
          

    关键词:龙岗广东深圳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