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养老产业]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两亿,占总人口的14.9%,失能老年人口达到3700万。在养老床位稀缺的当下,如何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事关广大老人的切身利益。
一是明确公办养老机构“托底”定位,确保“自营”部分与市场接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公办养老机构是国家事业单位性质的保障机构,应确保优先接收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低保老人等弱势群体,对于不少养老院开始向社会开放多余床位的“自营”行为,其收费标准必须跟市场接轨,不然会造成民办机构经营难以为继。
陆杰华说,需要指出的是,到底多少床位托底,多少床位自营,还没有具体标准。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明确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比重、“适度自营”入住标准和收费标准予以明确,划清底线边界。
二是确保公平透明,大力推广养老床位轮候评估制度。养老床位资源稀缺,在总量不足的前提下,必须解决分配的公平性。广州从今年1月20日率先在全国实行养老床位轮候制,将全市、区(县)两级公办养老床位纳入公开轮候,并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向全市老年人开放。湖南康乐年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云莉犁建议,内地可借鉴香港养老经验,成立专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老人家庭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进行排名,从最困难老人开始往上收,从而防止健康、“特权”老人抢占养老床位资源。
三是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防止恶性竞争。不少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最急缺的就是护理型养老院,而当前扎堆的养老院属于修养型,根本无法给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无人问津自在意料之中。“一些朋友天天都打电话向我取经,说要建养老院,其实主要是看中国家的建设补贴。”北京华山医院瑞普华老人护理中心负责人陈锐建议,各地政府部门应该从整体上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布局,严格执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从而防止养老服务行业无序竞争,影响行业服务整体水平。
一是明确公办养老机构“托底”定位,确保“自营”部分与市场接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公办养老机构是国家事业单位性质的保障机构,应确保优先接收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低保老人等弱势群体,对于不少养老院开始向社会开放多余床位的“自营”行为,其收费标准必须跟市场接轨,不然会造成民办机构经营难以为继。
陆杰华说,需要指出的是,到底多少床位托底,多少床位自营,还没有具体标准。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明确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比重、“适度自营”入住标准和收费标准予以明确,划清底线边界。
二是确保公平透明,大力推广养老床位轮候评估制度。养老床位资源稀缺,在总量不足的前提下,必须解决分配的公平性。广州从今年1月20日率先在全国实行养老床位轮候制,将全市、区(县)两级公办养老床位纳入公开轮候,并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向全市老年人开放。湖南康乐年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云莉犁建议,内地可借鉴香港养老经验,成立专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老人家庭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进行排名,从最困难老人开始往上收,从而防止健康、“特权”老人抢占养老床位资源。
三是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防止恶性竞争。不少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最急缺的就是护理型养老院,而当前扎堆的养老院属于修养型,根本无法给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无人问津自在意料之中。“一些朋友天天都打电话向我取经,说要建养老院,其实主要是看中国家的建设补贴。”北京华山医院瑞普华老人护理中心负责人陈锐建议,各地政府部门应该从整体上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布局,严格执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从而防止养老服务行业无序竞争,影响行业服务整体水平。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