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9-11 20:16:3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院 候鸟养生】2013年8月20日,听说在榆阳区金鸡滩镇政府的倡导下,金鸡滩村开办了敬老灶,只要7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都能到灶上吃饭,一天只收5元伙食费。听到此消息的金鸡滩村2组老人马巨海,有点不相信但又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便和村上几个年龄相当的老年人当天就跑到敬老灶上看了看情况,当把情况了解清楚后,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来这里上灶。
        今年75岁的马巨海老人,家住金鸡滩村2组,老伴去世后,他就一个人看家过日子,他有4个儿子1个女儿。马巨海告诉记者:“孩子们都成家了,都在外地打工,现在的社会,钱不好赚,我不想让儿女们为我担心,一个人生活,基本没啥问题,茶余饭后,还可以和同村的老伴们玩会牌、说会话。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做饭成了我最大的头疼事,不知道是老了还是,年轻的时候自己很勤奋,现在不行了,有时候就懒得不想动,有时候早上就把晚上的饭也做好了,晚上把早上剩余的饭菜,热一下就凑合的吃了。这样的生活规律,人变的就越来越懒,越来越不想动,吃饭饱一顿、饿一顿,加之有时候还吃凉饭、剩饭,身体也变的越来越差。”
        金鸡滩镇党委、镇政府为了解决辖区像马巨海老人这样的养老问题,立足镇情、广泛动员,多次深入村组调研,研究制定出开办“敬老灶”养老模式,千方百计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题。从2012年7月18日起,该镇在辖区金海南村、金鸡滩村、白舍牛滩村陆续开办敬老灶,即现在称之为幸福院,累计集中解决了52位年龄在7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吃饭难的问题,马巨海就是其中的一名。这种养老模式,金鸡滩镇政府采取以村建灶办灶,雇佣管理员和厨师,依托老年协会运行,个人负担每天5元伙食费,村上和企业适当补贴的办法。
        “这种养老模式,既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又为老年人的子女解决了后顾之忧,还便于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切实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今后,我们辖区有望村村开办敬老灶,逐步解决70周岁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问题。”金鸡滩镇党委书记叶士亮如是说。
        马巨海激动地告诉记者,自从去年8月份来这灶上吃饭开始,我就一直在金鸡滩村幸福院上灶,上午10点吃早饭,下午5点吃晚饭,这里的床、被子等临时生活用品全是村上给免费提供的。“这里好啊,吃饭便宜又实惠,而且环境又好,儿女们也不用担心,在这吃饭和住宿一年多了,规律吃饭、合理运动,身体和心情好了许多。金鸡滩镇政府替我们老年人办了件大好事,我们真心的感谢他们。”
        “老吾老及人之老”,敬老、爱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金鸡滩镇党委、政府在榆阳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五有”为目标,坚持“以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构建和谐为抓手,着力推行敬老院养老、邻里互助养老和幸福院养老模式,为辖区空巢老年人托起了崭新的生活。
        2007年,金鸡滩镇党委、政府投资56万元新建镇敬老院,院内聘用管理人员2名,厨师1名,提供食宿及娱乐设施。全镇现有五保对象19人(不含孤儿),集中供养14人。该院累计先后供养五保对象26人,彻底改变了全镇五保老人养老难的问题。2010年,该镇率先在辖区上河村开展邻里互助养老模式,倡导村内自愿服务人员免费为一般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务,对分散困难五保及空巢老人采取镇村低补贴雇佣邻里开展家政服务,解决了部分困难老人的养老问题。
        蒋盘锁,79岁,金鸡滩村四组村民,他有2个儿子3个女儿,子女外出打工,典型的空巢老人,由于年龄大自己难以照料自己,子女在外务工也十分担心老人的生活,听说这里的养老条件好,所以今年5月份也选择到这里来养老。家住海流村75岁的李大爷,也和蒋盘锁一样,子女均外出打工,也选择到这里和其他老人一道安度晚年。
        叶士亮表示,为不断创新养老模式,金鸡滩镇党委、政府明确职责、严格措施,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狠抓制度落实,以实干的精神抓好各方面工作。他说,每年镇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镇老龄工作,并明确一名副职领导负责、配备专人负责日常业务,要求村两委会把老龄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从经费上保证协会正常开支,做到经常指导协会及敬老灶工作,发挥村监委会监督作用,确保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镇政府先后在辖区曹家滩、上河、金海南、金鸡滩等8个村申报成立了老年协会,负责全村老年人的高龄保健费摸底上报工作及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维权行动等工作,积极配合村两委会日常工作,指导村级建起了6个老年活动中心,争取上级部门配齐了图书、棋牌、音响等设施,办起了老年秧歌队6个,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娱乐活动,极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际工作中,金鸡滩镇政府指导敬老院、各村老年协会、敬老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服务到岗,一切以老人满意、群众认可为标准。确保养老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该镇还强力抓宣传引导,镇政府每年要求各村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婆媳”评选活动,并利用“家长学校”定期开展以“尊老、敬老、爱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2012年6月,在全镇发起为期5年的“结对帮扶、奉献爱心”活动,动员机关单位干部、企业中层以上领导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与全镇困难老人一对一帮扶,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6.5万余元,切实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生活、就医等困难问题。
        金鸡滩镇的这三种养老模式,既使辖区的老年人得到实惠,又能使子女们受到教育,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为养老工作凝聚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叶士亮说,三位一体养老模式让老人们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幸福家园。
        另据记者了解,金鸡滩镇的这三种“养老模式”已经在榆阳区全面推广,截至目前,榆阳区部分乡镇已经建起了16家幸福院,主要分布在榆阳区波浪河、麻黄梁、上盐湾、红石桥等6个乡镇。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