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9-02 23:24:0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截至到2013年,上海户籍人口中有27.1%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全国最高。面对着我国第一大老龄化城市的现状,昨天,市民政局长施小琳做客“2014民生访谈”时表示,上海正在制订 “五个养老清单”,以期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同时,民政部门和物价部门正在联手出台新的养老机构收费办法,让收费项目变得透明。
         
        对于网友热议的 “以房养老”问题,施小琳明确表示,目前上海与北京、广州、武汉等几个城市正在试点,但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收费办法调整不意味收费涨价
         
        “五个清单”中,首先是了解老年人需求的清单;其次是围绕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的项目清单;再次,这些项目谁来做,必须要有一些队伍,就需要队伍清单,包括人、组织、机构;在为老年人服务过程当中,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设施,比如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等等,因此还需要有一个设施清单;最后,就是有一些政策和机制的清单。
         
        对于市民反映比较多的养老院价格问题,施小琳介绍,未来,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由政府确定指导价;社会资本创办的营利性养老机构,在成本核算、审计公开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定价,以保证服务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对于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上海将着力提升他们的支付能力。
         
        施小琳指出,定价办法调整以后不一定意味着涨价,只不过以前有些不是在明处收费,现在全部“放在明处”。与之同步,政府要履行好“保基本”职责,对失能、失智、高龄入住养老机构老人中的低保、低收入者予以补贴,即所谓的“补需方”;对负担较重的养老机构给予一定运营补贴或奖励,即所谓的“补供方”。
         
        对于网友热议的“以房养老”问题,施小琳明确表示,目前上海与北京、广州、武汉等几个城市正在试点,但操作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房价的波动以及70年产权的问题等,目前保监局正在做一些细则向公众征求意见。 
         
        市民平均办事时间降至8分钟
         
        访谈中,有市民和专家提出,这些年感受到了上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服务水准的不断提高,市民平均办事时间已由过去的20分钟降到目前的约8分钟。过去办一件事平均要跑3-5个部门,现在200多件事只要进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扇门就能办成。但是,办事过程中需重复提供证件材料的现象依然存在,有时数量还超过10种,能不能减少呢?
         
        对此,施小琳透露,上海的经信委等部门已联手启动了对社区事务中心受理系统的优化改造工程,将进一步加大各部门后台整合的力度,探索相关信息资源的采集、交互和共享,做到“一次采集、循环使用”,不断提升系统效能。
         
        事实上,提升便民水准的措施远非这一项。今年,上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口受理”将全部达标,市民在中心一个窗口就能办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的多项事务。有关部门还将从“网上预约、网上预受理”试点着手,由易到难地逐步探索“市民网上办事”的途径。
         
        施小琳还介绍,上海已经在部分区推行居(村)委会的延伸服务,为困难人群提供网上办事指导或代办服务。
         
        同时,市民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事后,也可选择居(村)委会作为相关证件的领取点,从而实现市民办事从在社区内“跑最后一公里”,变为“走最后一百米”的便民再跨越。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