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9-02 10:10:0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天津市9月1日起首部规范养老机构资质、环境、人员及管理服务的《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正式实施。      
        据介绍,根据《养老机构服务规范》,养老机构应具有《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事业单位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工商营业执照,收费应按照本市各级物价部门和民政部门的规定执行,收费标准应当公开和便于查阅。养老机构管理者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两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并经行业培训合格,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护理人员应通过培训,取得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00万人,根据养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起至2016年,本市将进一步加强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力争3年内新增养老床位3万张,总量达到7.6万张,实现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2张的目标。 
         
        养老机构应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每年至少为老人体检一次
         
        根据今起正式实施的天津市《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本市养老机构应为住养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康复指导、预防保健等医疗保健服务,每年至少为老人体检一次,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享受健康,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首要需求。根据《规范》,养老机构应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专科医疗保健,并定期记录。平日里应为老年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指导老人养生、康复。
         
        此外,根据养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起至2016年,本市还将围绕推动京津养老服务一体化,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医疗养老服务项目,并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入老年健康产业,推动建设集住养、医疗、娱乐、精神关怀于一体的养老新载体。
         
        养老机构应提供精神支持服务 让阳光照进每位老人心房
         
        “坐在屋里闷闷不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部分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因为身体的衰老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常年从事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心理咨询师王淑洁表示。而根据今起正式实施的天津市《养老机构服务规范》,养老机构还需为入住老人提供精神支持服务。
         
        据介绍,养老机构对住养老人的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包括访视、访谈、危机处理、咨询活动和社会交往。此外,还要加强与老年人的交流,及时掌握老年人心理动态和精神变化,并注重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作为本市首个设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心理咨询工作室,由天津师范大学老年心理研究所为市第一老年公寓建立的“阳光心房”,已经成立近一年时间。专业心理咨询师借助国内先进的心理仪器,针对老年人容易产生的对生理衰退的担忧、对社会角色改变的焦虑、配偶离世、消极情绪等一系列特殊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每周定期为老人们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年内,还将有更多专业心理咨询和科研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提供更为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