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养老院】忙碌了一辈子,退居二线后,到人大找个位置养老,当个老好人,谁也不得罪,是以往很多人对人大干部所下的定义。在镇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敬民上任2年,用风风火火的步态、较真的劲头和软硬分明的作风,颠覆了人们关于这一职位的刻板印象,使他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基层人大组织的位置及它所该有的能效。8月28日,省人大采访团走进陕西最南端的县城——美丽镇坪。这里山环水绕、宁静祥和,整个县城人口不足6万,城区面积大约在2平方公里。“一般人到人大这个位置上,都会想‘轻松’,但陈主任不是。”陈敬民风风火火、干劲十足,让人们印象深刻。上任后,他干的第一件事,是把所有涉及人大的法律法规整理出来,不仅自己学,还带动大家都学。紧随其后,又开始探索建立人大绩效监督体系,从目标、机制、标准到绩效监督结果运用,全方位进行完善,包括将代表建议分为 A、 B、 C三种进行督办,要求干部上任前写任前承诺并将承诺内容公之于众,由人大代表一一登台向选民述职、“发明”《监督与落实》文件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监督等。
陈敬民的思路,就是希望通过与“一府两院”同心、同向、同步,凭借“有用”,找到县级人大的位置。探索的效果是明显的。2013年9月,镇坪县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六五”普法工作报告,结果,在会议满意度票决中,报告未获通过,被要求限期整改,在表决中未能通过有多难堪,司法局局长秦正安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是8票反对、7票赞同没有通过。印象里像这样通不过的情况很少。”
这个面子没有丢大之前,秦正安和很多人一样,以为所谓报告,只是走走程序。没有通过让他又意外又委屈:普法工作千头万绪,覆盖面广,操作起来,单凭一个普法办公室一己之力很难搞定,需要几乎所有部门的配合协作。人大的“苛刻”监督,反而使他看清并开始面对这一客观事实。学会“借力”,从原来的运动员变身裁判员后,秦正安的工作得到了包括人大在内的各个部门的支持,今年6月,整改后形成的新报告获得通过。
“作为最基层的人大组织,在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过程中,经常存在‘寓监督于支持中’,只讲支持、讲参与,而往往忽略了监督,从而导致监督能力不足、监督效率不高、监督质量低下、监督意见不利等。”陈敬民用一套绩效监督体系,使很多部门“一把手”意识到,人大监督就如一道“紧箍咒”,工作干不好,群众不满意,这个“紧箍咒”就卸不下。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