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9-01 22:21:1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养老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眼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省去了日常琐事的烦扰。在南京江宁医院泌尿外科,住着一位“奇怪”的病人,医院说她已经治愈了,但老人却一直住在医院里。这位病人是一位76岁的老太太,老伴早已过世,无儿无女。去年2月,赵老太太被侄子侄女送入医院后,现在治疗早已结束,老人却一直无人来接,长期住在医院里。这是怎么回事?
         
        老人住院变“驻院”
         
        去年2月,赵老太太因“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被侄子送进了江宁医院泌尿外科。“送来之后,医生为她安装了导尿管,配合相应用药进行治疗。”主治医生唐庆来告诉记者,赵老太太刚进医院时,浑身长满了褥疮,十分可怜。
         
        “在我们医院,褥疮本来是由整形科来治疗,但老太太排尿困难住进这里,我们也尽量治疗”,唐医生说,通过医护人员4个多月的用药和护理,赵老太太的褥疮基本痊愈,排尿困难的情况也通过导尿管得到解决。由于赵老太太下肢无力,不能下床行走,她的侄子侄女特意请了一名护工,照顾老太太每天的生活起居。
         
        唐医生介绍,其实从那时候起,赵老太太只需要半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导尿管而已,没必要住在医院里面,但一年多过去了,赵老太太还住在医院里。“来医院看病的人不少,需要的人没有床位,都只能在走廊上加床。”江宁医院泌尿外科李护士长说。
         
        亲属的苦恼
         
        昨天中午,记者在病房里面看到,赵老太太刚吃过午饭,侧躺在靠墙的一张病床上。唐医生说,平时院方也会给老人进行一些膀胱冲洗、尿管更换等康复期日常护理。
         
        住在医院一年多,医疗费用由谁来支付呢?赵老太太曾是南京某信用社退休职工,享受南京市医保,医疗费用能够报销大半,可老人的侄子为何不将她接回家呢?
         
        “本人66岁了,家里也是有老有小,还能再照顾一个老人吗?”赵老太太的一位侄子说,从法理上来说,老人无儿无女,亲戚没有这个义务,也没有这个能力赡养老人,自从老人住院后,他每周六都前往医院探望。老人另外两位侄子侄女的年纪也在50岁上下,也称没有能力承担此事。赵老太太的另一位侄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老人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还有些慢性疾病,住在医院里是最好的选择。
         
        据赵老太太的一位侄子透露,他们曾试过给赵老太太寻找养老机构,但不少养老院一听说老太太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都不愿意接收。而且,就算有养老院愿意接收,资金缺口也是另一个难题。老人是信用社退休职工,每月有3200元退休工资,但连请护工的钱都不够。亲属透露,一名护工每天收费130元,再加上老人的吃饭、生活、小部分的医疗费用,他们作为亲属已经垫付了不少钱。“老人已经20多个月没有下过床了,我们也尽力了,而且也没有欠费。”老人的侄子表示。
         
        昨天记者咨询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南京分所的陈尧律师,他表示,侄儿对老人是没有法定赡养义务的。
         
        区民政局
         
        帮忙联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赵老太太入院之前,居住在江宁区东山街道辖区内。东山街道民政办副主任何彪表示,对于像赵老太太这样的老人,多半是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来提供服务。但是,记者从东山社区了解到,社区居家养老建设正在进行中,设备还不够完备,主要能提供一些上门服务,像这种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赡养还真有点难办。
         
        江宁区民政局老龄办的马主任表示,赵老太太这种情况,如果能享受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一个星期一般是两到三次,由家政人员上门打扫卫生、买菜等,而这显然也满足不了其需要固定人员长期照顾的需求。
         
        此外,赵老太太进入公办养老院是比较好的,但是只有“五保老人”等才能进去,赵老太太也不符合条件。老人如果出院,最好还是进民办养老机构。在费用方面,根据失能或者半失能的状况,江宁地区的养老院估计每月收费在3000多元,只不过一般养老院缺乏专业医疗服务。马主任表示,他们会根据其情况,帮着联系“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费用方面稍微高一些,但根据其情况,可以申请政府的相关救助。
         
        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表示,这件事中,老年人也有其困难和顾虑,离开医院,谁来照料养老?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且与老龄化的大背景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情况下,目前需要大力发展托老养老专业机构,尤其是医养结合型的。在具体如何操作的问题上,据介绍,目前一般是在一个养老院的基础上,再建一个护理院,由民政局审批养老这一块,卫生局审批护理院这一块,包括医生、护士、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都有相应的标准。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也联系了一家民营养老院的负责人邵女士,她表示,从养老院来说是很希望再配备一套医疗服务系统的。但目前很多养老院还没有医疗服务,这方面卫生部门审批条件很严格,另外一般要跟社区医院进行合作,由于养老属于微利行业,又牵涉到往护理院派驻人手,社区医院没什么兴趣,操作难度很大。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