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老年公寓】2014年8月中旬,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出台养老护理人员服务标准规范,护工为老人洗澡洗头、清洁口腔、假牙护理等,都有护理步骤规定。编者走访发现,像钟伟兰这些护工给予了老人家“五星级”的服务,但工资待遇低,有苦难言。
怯脏活苦活样样不落
8月的一天,罗湖养老院像往常一样平静。钟伟兰走进浴室,戴上一次性手套。这时,一位老人被脱掉外衣,放在洗澡椅上推进浴室。
所谓洗澡椅,就是一张椅座正中央是圆形镂空的四轮椅。钟伟兰用手肘去为老人试水温,然后从洗眼、洗脸开始,冲刷全身,下至大腿内侧。因为大多数老人排便能力不佳,她用花洒冲刷和手指抠,帮助老人排便。排泄物通过洗澡椅的镂空处排到地板上。
“刚来的时候,我哭了一个星期。” 钟伟兰说,是表姐介绍她来养老院工作,碍于是熟人介绍,才咬着牙坚持,一做就是18年。
8月12日,《罗湖区养老护理人员服务标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首发,护工为老人洗澡洗头、清洁口腔、假牙护理等,都有护理步骤规定,像“安置老人于半坐卧位;干毛巾围于颌下,弯盘置于口角旁”,这看似大阵仗的流程规定,其实只是用于给老人刷牙。
利用工作间隙,钟伟兰抽开抽屉戴上老花镜,快速扫过编者递过来的规范。“这些都有的,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语气急凑而决断。
“你怕吗?”另一位护工张翠梅站在旁边问编者。她说自己刚来工作时,回家就要吐。现在“最怕的是晚上一个人守夜,不知道有哪位老人就走(离世)了”。
爱相依16年喂出感情
钟伟兰老家在河源,年轻时跟随丈夫来深圳。现在,大女儿在香港定居、儿子在中央美术学院读大四。“虽然老人不认得我,但我认得她们啊!有个老人我已经喂了16年的饭,都有感情了。她意识不清晰,但每次我要是先去喂别的老人,她就会咳出声来。”
“我们以前请了保姆在家里照顾老人,因为太辛苦,三四个保姆都跑了,我们只好送老人来养老院,护工们却照顾得好”。老人的媳妇说,有时候家属们带着院里的老人去外面吃饭,都会专门打包一份回来,指定给钟伟兰。
这样温情的故事在养老院中比比皆是。
八十多岁的欧婆已经卧床十几年,喊她的名字会没有反应。但她年轻时是旅游公司的老总,当护工们亲昵地喊她“老总”,“老总,你今年几岁啦?”她总会用微弱的声音说,“40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以前老人用的纸巾、尿片等,都是家属自己买的。现在家属定期给我一笔钱,让我去买就行。这就是一种信任啊!”钟伟兰说,工作让她心底得到了满足
养老院护工工资低
望待遇提高
根据市民政部门的估算,明年深圳市常住老年人口将达到100万,步入老龄化并不遥远。
老人本身神志不清,一旦护理不周,小问题也可能祸及健康和生命。这时,家属与养老院进入了新型的“医患矛盾”怪圈:互不信任而又互相指责。
养老机构若没有统一的服务规范,老人清洁、睡眠、活动、饮食、保健等方面的服务提供随意性大。“比如说,护工没有按时给老人翻身,久而久之老人身体长了褥疮,这样可能导致老人病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护工透露。
《规范》要求护工们要对老人做细致入微的护理,但护工本身的待遇并不高。扣完五险一金,护工拿到手只有两三千元的工资。钟伟兰所负责的区域,38位老人原本配备有11名护工。由于有人休假、生病,当天上班的只有8个人。钟伟兰只好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
“工资太低了。”张翠梅指出。
怯脏活苦活样样不落
8月的一天,罗湖养老院像往常一样平静。钟伟兰走进浴室,戴上一次性手套。这时,一位老人被脱掉外衣,放在洗澡椅上推进浴室。
所谓洗澡椅,就是一张椅座正中央是圆形镂空的四轮椅。钟伟兰用手肘去为老人试水温,然后从洗眼、洗脸开始,冲刷全身,下至大腿内侧。因为大多数老人排便能力不佳,她用花洒冲刷和手指抠,帮助老人排便。排泄物通过洗澡椅的镂空处排到地板上。
“刚来的时候,我哭了一个星期。” 钟伟兰说,是表姐介绍她来养老院工作,碍于是熟人介绍,才咬着牙坚持,一做就是18年。
8月12日,《罗湖区养老护理人员服务标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首发,护工为老人洗澡洗头、清洁口腔、假牙护理等,都有护理步骤规定,像“安置老人于半坐卧位;干毛巾围于颌下,弯盘置于口角旁”,这看似大阵仗的流程规定,其实只是用于给老人刷牙。
利用工作间隙,钟伟兰抽开抽屉戴上老花镜,快速扫过编者递过来的规范。“这些都有的,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语气急凑而决断。
“你怕吗?”另一位护工张翠梅站在旁边问编者。她说自己刚来工作时,回家就要吐。现在“最怕的是晚上一个人守夜,不知道有哪位老人就走(离世)了”。
爱相依16年喂出感情
钟伟兰老家在河源,年轻时跟随丈夫来深圳。现在,大女儿在香港定居、儿子在中央美术学院读大四。“虽然老人不认得我,但我认得她们啊!有个老人我已经喂了16年的饭,都有感情了。她意识不清晰,但每次我要是先去喂别的老人,她就会咳出声来。”
“我们以前请了保姆在家里照顾老人,因为太辛苦,三四个保姆都跑了,我们只好送老人来养老院,护工们却照顾得好”。老人的媳妇说,有时候家属们带着院里的老人去外面吃饭,都会专门打包一份回来,指定给钟伟兰。
这样温情的故事在养老院中比比皆是。
八十多岁的欧婆已经卧床十几年,喊她的名字会没有反应。但她年轻时是旅游公司的老总,当护工们亲昵地喊她“老总”,“老总,你今年几岁啦?”她总会用微弱的声音说,“40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以前老人用的纸巾、尿片等,都是家属自己买的。现在家属定期给我一笔钱,让我去买就行。这就是一种信任啊!”钟伟兰说,工作让她心底得到了满足
养老院护工工资低
望待遇提高
根据市民政部门的估算,明年深圳市常住老年人口将达到100万,步入老龄化并不遥远。
老人本身神志不清,一旦护理不周,小问题也可能祸及健康和生命。这时,家属与养老院进入了新型的“医患矛盾”怪圈:互不信任而又互相指责。
养老机构若没有统一的服务规范,老人清洁、睡眠、活动、饮食、保健等方面的服务提供随意性大。“比如说,护工没有按时给老人翻身,久而久之老人身体长了褥疮,这样可能导致老人病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护工透露。
《规范》要求护工们要对老人做细致入微的护理,但护工本身的待遇并不高。扣完五险一金,护工拿到手只有两三千元的工资。钟伟兰所负责的区域,38位老人原本配备有11名护工。由于有人休假、生病,当天上班的只有8个人。钟伟兰只好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
“工资太低了。”张翠梅指出。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